最近谈读书方法的文章颇为流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快速阅读等等,都在试图帮助人们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效率的提升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阅读不仅靠效率这么简单。有些理念性的东西不可或缺。
现代人阅读越来越重视阅读的效率,跟商人营利一样,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大量的有用的知识。然而,相当多的书籍是不能用这种方法去阅读的,比如各种文学、哲学经典、历史名著等等一切有深度的作品。
有些书是作者怀着很深的感情写的,它要求读者也要怀着同样深或者类似的感情才能理解书中要表达的故事及其背后的意义。然而,太多人为了效率,总是保持极高的冷静,让冰冷的理性来面对这些拥有伟大感情和真实体验的作者还有社会现实。作者明明想让你领悟,让你悼念,让你反思,你却在权衡利弊。
如果作者用功利主义的态度写作,我们当然就可以用功利主义的态度来阅读;但作者若是怀着深沉的感情来讲述故事的,那么我们用效率至上的阅读方法,无疑对作品来说是一种亵渎。阅读,不应该始终带有一个获取有用知识这样的功利目的,有些书籍中并没有多有用的知识,而仅仅是一些人,一些事以及在曲折的命运前表现出的人性。
滥用快速浏览、抓要点的阅读方法,对人们的阅读质量有着深远的伤害。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质量,是和读者的素质有关。读者阅读的书籍越多,素质越高,对书籍就越挑剔,越有辨别力。这当然也是一种思考的维度。从方法的维度看,读者深入文本的能力越强,融入作品的程度越深,对作者创作动机和思想的领会越高,阅读的质量就越好。因此,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质量,这样不仅自己收获更多,而且也尊重了作者。
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之前,先要对书籍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才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1.理智类:内容为科学知识、客观事实,用理智就可以完全理解的书籍。
2.情感类:所有文学作品,均在此列。但不限于文学作品。用情感与作者和文本呼应,才能理解作品。尤其要点明的是我国的圣贤经典也属此列。
3.工具类:不限于工具书,也包含《如何快速阅读》、《时间管理》、《三十天学会素描》等等这样功利性极强的作品。
当然,我们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书籍既有理智内容,也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我们只是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来决定更适宜的阅读方法。
“你希望怎样被别人对待,就要怎么对待别人。”这条伦理的铁律,为中西方文化所共认。用在阅读上也是适用的。我们要想读好作者的作品,就一定要用作者希望我们使用的态度和方法去阅读。
对于理智类的书籍,我们应该重点看作者的逻辑、论证方法,结论倒是次要的,也不用动感情;对于工具类的书籍,我们应该看重结果,因为我们要的就是功利,如果达不到既定目标,这个工具就是不灵光的。而对于情感类的书籍,要求就要高得多了,我们须要在合适的时间动用与作品相适应的感情才行。我们必须理解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做到设身处地。假如我们要理解王维,就得让自己成为半个“王维”才行,哪怕是一个下午!
尤其是圣贤书,五经各有其法,不同学术流派读经方法也不同。
程颐说:“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周敦颐说:“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乎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读经、学国学,也是如此,总要用作者的希望读者使用的方法阅读才是。宋儒所见,也许有不足,但是作为大儒,他们有资格为圣人做解答,也有资格提出自己的一家言。圣人的书无非是圣人的言行,阅读不必抓要点,一周内复述三遍,也不必考虑其中逻辑是否严密,只是要学习圣人的道德,自己来躬行以变成自己的德行而已。我们不讨论要不要读经,只要有人愿意读,那就应该用儒者的态度和方法去读,否则见不到经典真相。
读书的大方向若错了,小技巧还有意义么?使用作者期待我们阅读的方法和态度投入到作品中去,才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自己最大的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