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我翻看了今年高德地图的乘车记录,发现记录最多的是我们学校旁边租房子的地址,其次是省医,6次左右。然而当我翻看去年的乘车记录时,从学校前往省医的次数有29次,按月份算的话,每个月至少去两次。似乎这两年大部分生活费都是花在了这上面,看病的整个过程,都挺烧钱的,导致我即使得到再多的生活费,除去吃的花销,几乎存不了钱。
由于之前生过几次病待久了医院,对看病流程都比较熟练。第一次一个人看病那天,起得早早地从学校过来医院排号,整个流程都很顺利 。一个人的时候,发现之间省去了很多之后看起来觉得没必要的流程,比如看病过程中因模糊的检查报告单而胡乱猜测的家人们,以及被带动情绪不安的我,跟着这栋楼往那栋楼跑、上下楼挤电梯的年迈母亲。妈妈年纪很大了,身体却很好,很少来过医院,我常常很自责,让她离家那么远来医院被折腾,是因为年纪轻轻的我。其实这样说起来也不对,要是妈妈生病的话,她的身子骨是经受不住的。还是换作我来,这样也不错,可以算作“一技之长”。
就是从第一次一个人看病过后,发现整个过程都是由自己“规划”的感觉真好。一个人计算好时间,收拾利索地从学校出发,搭什么样的车方便,下车了走得慢、走得急,到早了去吃个早饭,迟到了就重新订好下一次检查的时间,灰溜溜地回学校,刚刚好的话,奖励自己一番优美的夸赞。
有一天,预约了复诊的时间有点赶,在外面忙完就直接去了医院。要进去面诊的时候,手上还提了一堆东西只剩地上有空地方放,最终还是提着进了面诊室。医生说“你的单子呢?”我才想起来,从手里面一堆东西中间摸索上个周做的检查单,其他的塑料袋们不断发出响声,直到完结了找报告单的过程才停下来。出诊室后,被积攒的委屈瞬间没被止住完全迸发,没错,就因为这么一段小插曲,我崩溃了!在诊室门口坐着的叔叔阿姨们应该在想,“真可怜,年纪轻轻地就重病了”,她们猜测着我那戴着口罩的脸下应该掩藏了巨大的悲哀,实则是一张充满了委屈、执拗,无数次面对“灾难”时镇定又倔强的深渊巨网。如果那一天不是一个人,或许就可以让同伴帮忙拿东西回去,或许同伴陪同一起来医院。这样一来,就不用在面诊前苦恼一堆东西没地方放,不会被闲杂的过程搅碎,裂开的塑料袋和摊在地上的一片狼藉,可以两个人一起尴尬对视着去捡,对旁边的人笑嘻嘻地说“对不起,塑料袋有些不听话”。可是那可恶的网兜,自以为是地把这些全部兜住,仅仅把骄傲和倔强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