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被人安利,刚刚看完马克·李维的《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感受了一把父爱的深沉与伟大,跟着就听说也讲父子情的电影《乘风破浪》意外地口碑不错,于是趁热打铁,又去电影院感受了一把父辈们的青春,体会了跨越代沟、彼此接纳的“艰难历程”。
书和电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主题指向却很巧地一致,都是——“和解”。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费了很大的力气,利用了超现实的“机器人”和“时空穿越”,才终于让彼此的心事透明,相互理解和认同,收获抱头痛哭或握手言和的圆满结局。
尽管观看过程中部分情节让人感同身受,甚至鼻酸泪目,但依我这有事憋着不说如百爪挠心的性格,还是忍不住吐槽:真的需要这么费劲吗?
明明可以直截了当沟通的事情为什么非得把自己伪装成机器人才能说出来啊?
明明可以如“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情”般娓娓道来的青春故事为什么非得穿越到过去才被揭晓啊?
误会产生的时候,干嘛不解释啊?不被了解的时候,干嘛不倾诉啊?
你不说,怎么知道别人一定不能接受呢?你不说,怎么知道别人一定不会认同呢?
知名教导员唐僧早就教育过我们:“你想要啊?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所以,去他的深沉和装酷,你倒是说啊!
好吧,停止掀桌。这只是文学作品,啥都两句话说完了就没有冲突的故事可看了。我只是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实例,有的人遇事生闷气、哭、冷战、逃避……各种招数用遍,反正就是不好好说,那可真叫坑。
事实上,亲人、朋友、情人、亲子,不管什么人之间,很多事原本真的不用费那么大周章。多说几句,可能就完全两样。
举个我身边的父子之间的例子,我爷爷和我爸。我从小就听我爸说,自从我奶奶去世后,他就是个孤儿了。我奶奶一走爷爷就跟他分了家,带着我小叔小姑去了外地,直到六十多岁劳动力减退才回了老家。一别二十多年重聚后,他俩的相处方式就是:我爸虽然把爷爷照顾得面面俱到,心里却始终耿耿于怀当年的“抛弃”,他俩要么不说话,要么说不了两句就开始对呛。
我从前一直以为我爷爷不喜欢我爸,还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我爸生为长子却不受我爷爷疼爱,不都说人有了第一个孩子时都当宝贝似的捧着吗?
直到前两年我有次在外地的大姑家吃饭,提及这事,我大姑惊讶地说:谁说你爷爷不喜欢你爸啊,他其实最喜欢你爸。他那时候带着几个孩子去外地日子过得也很苦,你爸那会才成家,不想增加他负担。你别看他现在说话老跟你爸呛,其实他是担心你爸在外面说话太直得罪人,影响工作。我们每次叫他来玩他都不肯来,说还是跟你爸在家好。
看,这是一个“一片冰心在玉壶”却引起误解和不满的故事吧。爷爷的“不说”,让我爸心里怨恨了他二三十年。他隐瞒的苦衷,直接造成我爸“孤儿感”的成长创伤。如果老爷子能在做决定前跟我爸好好谈谈,也许中间二十年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
也许是年轻时尝尽了父爱缺失的苦楚吧,我爸没有遗传爷爷的“深沉”,他很愿意和我聊他的心酸、辛苦或欣慰,也从小就会跟我说“你是老爸的骄傲”之类的“酸话”,让我在二三十年前重男轻女的农村获得了充分的认同和安全感,也更能理解体谅父母的种种做法。对此我很感激,也将他的“优良传统”延续了下来,对我自己的孩子也秉承“有话好好说”的原则,和她平等交谈、耐心解释,也因此发现:
小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费劲折腾地“斗智斗勇”。
拿最日常的妈妈早晨出门上班这事来说吧。妈妈急着出门,娃抱着大腿哭天抢地不让走的场面应该很常见吧?很多妈妈采取躲避或哄骗战术,比如趁娃不注意偷偷出门,或者跟娃谎称出去买东西一会儿回来,结果往往是娃对妈妈失去信任,出门拉扯戏愈演愈烈。
庆幸的是,在我们家这种晨间剧很少上演,娃现在近三岁,她除了偶尔身体不适特别脆弱的时候会黏我一会,其他时候都会开心地挥手送我去上班,还会叮嘱“妈妈路上小心”或“妈妈下班早点回来”。收获如此贴心的小棉袄的方法就一个字——说。
从她开始有不愿意妈妈去上班的意识的时候,我就不厌其烦地告诉她,妈妈为什么要去上班,为什么早晨拖延了会迟到,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也很挂念她,晚上回来好好陪她玩什么……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他们其实心如明镜,只要你解释到位、说话算话,再稍微早起陪他一会,满足他的情感需求,早晨的“出逃记”就可以剧终了。
再来说夫妻、恋人之间的沟通。我们家有个默认的规则:吵架不过夜。有事宁愿你来我往气咻咻吐露出来,也不能冷战。因为你不说,我就不懂,不懂问题就没法改善,这就进入了恶性循环。有的夫妻或情侣之间交流喜欢说一半留一半,就是说需要极有领悟力地去猜。偏偏大多数人没那个悟性或耐心,往往话不投机,最终窝火。
我有个朋友D经常跟他老公说不上两句话就要被气死,她就是爱让老公“猜”的代表。比如,她在某个觉得重要的日子给老公打电话,想要约他二人世界一下。
D:你下班了吗?
D老公:还没呢,一会。
D:你下班有事吗?
D老公:没事啊,你有什么安排?
D:……没有,好了,没事了,你先忙吧。
老公毫无察觉地挂了电话,这头她就开始火冒三丈了。
我说:你可以直接发个嗲,跟他说“想约你去烛光晚餐”啊!他估计都没以为今天是啥重要日子。
她回我:那就一点惊喜都没有了啊!
我……偶尔有之才叫“惊喜”,不是每个人都有记住一年365个重要纪念日的本领啊,该张口时就张口,猜来猜去弄得他一头雾水你一肚子气,就该变“惊吓”了。
嗯,后续是她为此怄了一星期气,她老公依旧不知缘由。这种“你自己去想”“我没什么好说的”之类的相处模式,实在是婚姻恋爱居家生活之大忌。D的“不说”风格贯穿家庭生活,常常吐槽老公孩子公公婆婆各种琐事,但回到家里,依旧有不满不说,受了委屈不说,发现问题不说。我打趣她,估计等最后说的时候就只能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D说,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那么能说啊,我说不出口啊。
何不试试换个不同寻常的场合或方式?
不必一本正经形同谈判,以孩子身份提示长辈或换个风格撒娇卖萌,也许能有不同疗效呢?
十多年前看过一部韩国家庭剧《看了又看》让我印象深刻,姐姐妹妹嫁到同一家,姐姐金珠嘴巴甜爱撒娇通吃妈妈婆婆,集宠爱于一身。妹妹银珠自小不得妈妈喜爱,婚后尽管懂事忍让、付出各种努力,也不讨婆婆欢心,后来伤心的她躲在房间借酒浇愁喝醉了,婆婆发现了她,她就借着酒劲说出了自己的心酸、努力和渴望有妈妈爱的期待,打动了婆婆的心,从此视她如女儿。
当然,电视剧情节难免夸张,现实中推心置腹说上一堆也未必能有多大功效。但醉过知酒浓,没准试过后就发现,很多看似深不可测的“沟”,也许真情告个白就能跨过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