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飞天一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从古代的风筝到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到现在的火箭和宇宙飞船。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飞行梦想。
现在发射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主要的活动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中国航天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国际空间站,那为什么中国没有加入呢?
国际空间站是在1993年,由美俄主导,全球16国共同出资建造的空间国际项目。当时中国也想申请加入,但是遭到对方拒绝,这里面有政治的原因,同时也有技术的原因,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能力参加这样的大型项目。
但是中国人民从来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民族,经过20多年的奋力追赶,中国终于有实力搭建自己的空间站。
这一期就来跟大家聊聊中国天宫空间站的情况
中国空间站介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青铜、白银、黄金三个时代。也就是青铜时代的“两弹一星”,再到白银时代的“载人航天”,最后到黄金时代的”月球探测“。
目前我们还在白银时代。
而在这个时期我们正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就是著名的"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航天员上天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天空。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第二步: 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神舟六号发射升空,实现了“多人多天"任务,后面的神舟系列的发射,实现航天员出舱在天空行走。此前的长征七号火箭已经成功把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送入太空,顺利与天宫二号对接。
也就是说未来空间站的货运运输补给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第三步: 建立永久性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常态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天空自由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三步。
空间站结构
中国空间站是由"天和“核心舱、两个实验舱共三个主要舱段组成。
顺便说下,这两个实验舱分别叫"问天"和"梦天",是不是特别有诗意的名字?
其中“天和”核心舱 全长16.6米,直径4.2米,重约22吨,是未来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的生活起居要在这里进行,并将在这里开展一些列的实验。
核心舱由节点舱、生活控制舱,资源舱以及后端通道组成,后端通道可供航天员出入货运飞船。
除了最末端的货运通道用来对接飞船外,最前端的球形节点舱还有4个对接机构,前面和底部用来对接载人飞船,旁边的两个则是对接两个实验舱,同时顶部还有一个出舱口,用于提供航天员开展出舱活动。
核心舱上提供给航天员生活工作的空间约50立方米,未来加上两个实验舱后,整体能够达到110立方米。
此外,空间站还为每个航天员配置了一台平板电脑,除了可以连接舱内设备进行工作和监测外,还可以连“WiFi”上网。
也就是说,无论是货运飞船还是载人飞船,未来都需要停靠在核心舱上,其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载人飞船
这里要说下,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新一代神舟载人飞船将同时兼顾近地轨道任务和更远的深空探测。过去神舟飞船一次可以运载3名航天员,而新一代载人飞船目标是6名航天员。
同时,新一代载人飞船还可以运货。比如,3名航天员乘坐的时候,就可以搭载约500公斤的货物。
“天舟一号"是面向中国近地空间站运营和后续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而论证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
它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物资运输能力约6.5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适应多任务的模块化设计特点。
由于中国空间站是组合式空间站,它具有前向和后向两个对接口。所以货运飞船必须要具备向前和向后的两个方向对接的能力。对接后的飞船货舱都将可用与空间站形成刚性对接,并相互连通,航天员可以自由进入,并通过接口搬运货物。
近地轨道空间站通常工作在距地面400千米的高空中,虽然已高于100千米的卡门线。但仍处于极其稀薄的大气和随之而来的空气阻力中,阻力会使空间站的轨道缓慢下降。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以及要躲避部分可能相撞的空间碎片,空间站必须不断消耗推进剂来维持或变更其运行轨道。
不同于运载火箭所常用的液氢、液氧等低温推进剂,空间站的推进剂需要长期在轨储存,所以一般都采用常温肼基燃料。这种燃料组合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不能通过航天员手动加注的方式进行转移。只能由专门设计的补加机构来完成。
此前的天舟一号补给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两到三次在轨加注。在轨加注相当于太空加油,要在没有重力的环境中和无人操作的前提下,完成精准对接,所以工作难度要比地面加油高的多。而这些成功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
空间站意义
从我国航天史上来说,此次天宫空间站是一个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飞行器种类最多,而且任务实施非常密集,任务之间关联性又很强一系列任务。
按原计划:
在完成天宫空间站初期规模的第一个核心舱建设任务后,将再发射第二个核心舱与之前的形成十字水平构型,第二个核心舱上再对接两个20吨实验舱,最终天宫空间站规模将扩大到180吨级。
除了实验舱之外,还有一个用于太空观测的独立空间天文望远镜 "巡天"。
我们可以把天宫空间站做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室"
三室 就是“天和核心舱、梦天舱、问天舱”,两厅就是对接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部分,储藏室就是天文望远镜"巡天”。
在2022年中国将完成空间站整体在轨建造任务,空间站完成后,中国将首次真正实现太空长期驻守,并且中国的空间站将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开展相应研究活动。
在此期间会规划了12次左右的飞行任务,在5月5日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搭载了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也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序幕。
随着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将近,大概在2024年就要退役了,到那时中国的空间站将会是全球唯一的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运营
国际空间站是根据16个国家出资的多少,来分配各自进行太空科研项目的时间。虽然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是免费的,但要将航天员送上空间站,可是要花不少的钱。
以美国为例:
为了将宇航员送到国际空间站,美国多次借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目前已经累计向俄罗斯支付约39亿美元,相当于270亿人民币的座位费。
由于中国空间站是自主设计建造的,空间站的接口可能不会兼容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未来想要去中国空间站的人,估计只能乘坐中国的神舟飞船了。
大家比较关心的是会不会收费呢?
中国的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也向全世界敞开,并且还会提供免费的上行发射、测控和回收等等服务。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师总师的说法,共享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空间站内的科研成果必须与我们国家共享。
总结
我们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打破美国在国际空间站的垄断地位,即将迎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我们靠自身的努力赢得了航天大国的地位,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实验室,还将打造了一系列的探月工程。
中国航天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圆了中国人久远的飞天梦,也让世界为之瞩目。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们“52赫兹实验室”,
欢迎订阅我们的频道,点赞转发或者在评论区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