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城市来源于村落的迁移或扩张、聚集,随著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时光荏苒,那座心中的城,那些儿时的记忆还在吗?对于我们生活的这地儿,“我们家这里”的一方风土人情,我们自已的了解有多少,留给下一代孩子们还剩下什么,是飘在风中的古老故事还是只有那些青砖瓦片。近距离的探索方式可以带领孩子看清我们身边的自然人文,古村落也是身边最容易关注大自然的起点。
走在古村的那个明亮的午后
古朴幽幽的村子里
寻着半颗印、颗印的几百年旧居
一排排黄澄澄的玉米迷了眼
抚过稀疏的泥墙
新标上的房屋号码
预示着这里将穿透装饰一新
古村落里涤荡着新鲜的空气
这里是昆明乐居村,历经多年的复兴工程易手至今,对田园梦的憧憬和重建乡村的努力正悄然而行。麻石铺就的道路方便了外界通往村内的各个角落,600年的古村历史在村口的巨型石磨上打下印迹,彰显着风霜。站在广场一端便可见整座村庄绵延山脊,保存较好的黄泥土坯房顺山就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撤离旧居搬新村,正是人们的遗忘给了树木“休养生息”的机会,野性生长的绿植俨然成了这里的新主人,照看着略有荒芜的断墙瓦屋。
如何让承载着历史的古村注入自然的活力,让不为人熟知的古村探访变得更有深意?我们连续多次踩点、拜访研究大乐居村文化历史的老师,查阅资料,在考虑到人数及平衡每个人的体验感上要考虑众多因素:集合、开场的地点、 解说题材、 体验活动场地的选择、 生活相关场合的位置,如厕所、就餐、 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分散活动参与者注意力等等。
在活动设计上决定采用定向运动寻宝及完成自然人文的任务卡形式,通过自然教育与艺术的结合,在趣味定向穿越中进行方向识别、了解云南最美历史悠久古村落,带领各个家庭感受浓郁的本土文化,赏析传统“一颗印”建筑,引导儿童进行艺术写生,将生活的真实转变成艺术,理解艺术对建筑创造的影响。
“一颗印”这种始于明代,成熟、定型于清代早期的民居建筑,与福建的围龙屋、陕西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以及广西的杆阑式建筑,并称中国的“五大明星”传统建筑。而历史上,云南彝族的建筑形式为“土掌房”。大乐居村彝族“一颗印”的建筑,是彝族传统的“土掌房”与汉族民居相结合的产物。
龙潭、护寨河、老宅、石板小路浮现在眼前,位于城市边缘的这座古村,有着众多人们不了解的往事。将这些民间故事与历史变成一个一个有趣又生动的故事展现,自然村落导赏的意义即刻体现出来了。在自然导赏活动中,自然解说员既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又将题材和参考者的生活相结合,不仅仅提供了昆明的老建筑、老村落成因的信息和咨讯,还让在场的人由然而生对乐居自然村落探寻的向往。解说的呈现如同一件艺术品,设计的故事有趣有料有互动,为后续的亲身体验,分组欣赏和达成人文自然任务提供了有力的准备,激发参考者们去扩展自已的视野。适宜的天气、湛蓝的天空包围着我们,大家都兴趣盎然的领了任务卡、地图,揣着刚学会的辨识方向的方法,分组行动了。
任务卡上的内容有“寻找传统建筑中用到的材料、找到一最大最长的一颗印,找当地居民了解它的故事,穿越时空的感受、学说彝族话;去发现建筑或民族服饰上的花纹样式,进行拓印或观察描绘;路边的植物的观察......”于是,孩子和父母们兴奋的跑到街边墙角摸一摸,试图找到前人生活状态的蛛丝马迹,又到了里院左顾右盼倒要细看什么是“三间四耳倒八尺”的格局;古柱旁、屋檐下都是积极拓印的人群,谈论着自已发现的纹样;土主庙旁,几位孩子央着彝族老人稚嫩的学着彝族话;与一棵树的拥抱,抚过粗糙的树皮,这样的内涵远比它的名字和植物学上的事实更为丰富.....
我们可以用各种行动去体会古村落探索,分享时描述这样的印象令我们乐在其中。小朋友聪慧活泼的提问,每个人创作独具一格的村落写生画作,更丰富了我们上课的内容,他们开心雀跃的身影仿佛是飞舞的彩蝶,立体展现的乐居古村落为我们带来无限喜悦。
当回首向乐居告别,相信自然探索的种子已在这里萌发,生态旅行认知、欣赏自然带给我们的真实体验,有别于一般的观光旅行,懂得爱惜与尊重当地的一草一木的生活方式,让当地人感受到我们对环境的尊重及发自内心地感谢当地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昆明周边仅剩的几座古村落正焕发生机,传统文化与自然人文的结合,能否促进当地生态保护的行动与力量,引起人们关注本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正是自然教育中所倡导的“环境教育、自然保护”一直探讨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