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望舒诗稿,我发觉,其实,我根本看不懂诗。
什么是诗?
是和大白话相对的优美的语言?
还是以意境为灵魂的,用优美文字随意拼凑却能大力出奇迹的语句?
我们平常说的“诗一般的语言”中的诗,到底是什么?
在古义中,“诗”是言说心志,抒发情感的押韵文字。
徐志摩的诗,泰戈尔的诗,语文课本上的诗,是我仅有读过的,惟几诗稿 。
作为一个中文系出身的人,实在惭愧。
泰戈尔的诗,充满了童真和哲学与禅意。
戴望舒的诗,就像雨巷,是压抑着的情感,是哀凉,是凄伤。
落花、春雨,冬雪,蝉 鸟鸣,在她的笔下,在她的意境之中,都有自己的心事。
诗是什么?
之前我认为,诗是作者用抽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作者与读者心灵连接的桥梁。
可,如果,读者读不懂作者的诗呢?
是代表读者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还是只是作者的孤芳自赏?
我自己也试着写过几首诗,可是和望舒诗稿相比,简直就是大白话,没有任何的意境与意蕴。
用词简单,毫无文采可言。
所以 一直很羡慕,文采斐然,有想象力的诗人。
之前有人说过,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只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批判性思维。
我国有名的作家,出身中文系的屈指可数。
写作的确是需要天赋的,而这种天赋,后天是无法培养的。
遗憾的是,大学期间,这两样,我都没学会,实在是愧为中文学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