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生(15)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十五、举家返乡

不久,堂哥托人从老家捎来了口信,有关搬家事宜,他已经全部办妥,让父亲尽快选定搬家日子,他派老家来人帮忙。

原来,堂哥回到老家之后,立即赶往四伯父和六伯父家中,将父亲的处境讲给他们听。两位伯父听了堂哥所说的情况之后,也担忧自己的兄弟单人匹马,在外面吃亏,同意父亲带着一家人搬回家乡居住。他们把一切商议好以后,就开始分头行动,落实户口和住处问题。由于二位伯父分别在大队和生产队担任职务,落户问题没有费多少周折,就办妥了。只有父亲一家人回来后的住处问题,是一件令伯父和堂哥头疼的事情。

当时,我的祖母还在世,祖母身边还带着一个十二三岁堂姐,她是我五伯父的女儿。当年,我祖父去世之后,五伯父、六伯父和父亲他们三兄弟年纪尚小。后来,六伯父被送养了出去,我父亲上门招婿,祖母身边只剩下了五伯父。

有一天,一位的逃难的寡妇饿昏在祖母家门口,善良的祖母收留了她,成就了五伯父的婚事。成家一年之后,五伯母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五伯母身子骨本来就弱,在这个孩子刚满一岁时,她就因病去世了。当时,祖母手脚还算勤快,她可以帮助五伯父拉扯孩子。可是,在堂姐三岁那年,不幸再一次降临到了她的头上,五伯父害了一场大病,不久也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堂姐成了一个孤儿。

五伯父去世后,祖母和堂姐跟随二伯母一家生活。二伯父将自己的次子过继给五伯父为子,这样,五伯父的住宅就归这位堂兄所有。而在父亲的住宅里,住着大伯父一家。在家里遭难时,作为家中长子,大伯父选择了逃避。所以,他无权继承祖先的遗产。只要父亲搬回老家,大伯应该毫无条件的归还住宅。可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兄弟一家要回来了,一点都没有搬出去的迹象。所以,其他几个伯父和堂兄都感到十分为难。

无奈之下,堂哥专门腾出了自己家的一孔窑洞,作为父亲一家的临时住处。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堂哥这才托人给父亲捎去了口信。得到口信后,父亲立即着手准备搬家的事情。

当时,我外祖母已经年过六旬,她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对于搬家之事,她一直持反对态度。给外祖母养老送终,是父亲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赡养老人的义务。为了消除外祖母的后顾之忧,父亲向外祖母郑重承诺,将来她百年之后,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她埋回自己的故土。

母亲从出生之日起,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她在这里整整生活了三十二年,一下子离开,母亲从内心无法接受。但父亲在家里比较强势,他决定了的事,母亲只能顺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旧中国流传下来的三从四德,在母亲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

后来,母亲离开自己家乡,在父亲的家乡生活了四十七年。在那漫长的岁月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在母亲年轻的时候,交通非常落后。母亲每回一次老家,都要从早到晚,骑着毛驴走一整天,非常不方便。当母亲步入老年之后,公路修到了母亲家乡。我们兄妹曾陪同母亲回去过几次。在二姨的四个儿媳中,只有她的三儿媳十分好客,母亲每次回去,都要在她家住一段时间。在母亲去世前一年,还曾提出过想回老家看一眼的要求,可我们却没能满足她老人家的愿望,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当时,父母只有我大哥和二哥两个孩子,大哥已满九岁,二哥还不足四岁。母亲正怀着我的三哥,离生产日期不到三个月时间,身子已经显得十分笨重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九岁的大哥已经是家里的半个劳力,可以帮父母干许多活儿了。二哥虽然还小,但他非常懂事,从来不让父母操心。对于搬家之事,兄弟俩心里特别高兴,他们天天扳着手指算日子,希望那一天快点到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