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想去看这个电影完全是因为王宝强的一句话,在发布的时候他说过:为了导演这部电影和创作准备了六年,这几年也没接任何戏,一开始说好了投资的人、最后真正拍板定稿时、又有许多投资商最后各种原因退却了….电影拍到最后为了能够继续支持拍下去、贷款、卖房,纵然也许有夸张放大的部分、但也感受到了这份满满的诚意与真诚。
在想能因为一部作品、准备6年的时间,想必首先不是出于商业、必定是某一种部分的情感唤起了他的信念,想必对他本人来讲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毕竟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现实主义题材,关系到的部分和涉及到的利益也会有所影响。同时这个故事不好改编,因为它表面看似是格斗体育运动题材,实则内核却是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因为贫富不均、认知差异的问题,还是媒体网络舆论大环境造就的一些冲突、包括背后的资本利益的运作…
影片中,王宝强饰演向腾辉,少时在格斗比赛中赢得冠军,被骗吃药,冠军资格被取消,进了监狱。母亲因此精神受到重创,格斗成为他再也不想碰的东西。人到中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收留了一群有家难归的孩子。为了照顾他们的生计,他重拾格斗,教孩子们以此谋生。一路经历转折与辛酸,搭上名声与尊严,以给孩子们和自己讨回公道……
有一个片段向腾辉在车中的一段,窗外在唱戏,川剧变脸光影打在他的面孔上,仿佛是时代给了人们不同的脸谱,又似乎隐喻在那一刻,他是谁已不由自己做主,而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任人打扮和涂抹。这与片中孩子们打假拳以表演给人看、用假的血包以假乱真相呼应,人与戏、真与假,形成多重解释空间。另一处是,当向腾辉一心只希望孩子们能生存下去,不要动真格,却发现他们在笼子中,身处观众的注视之下,被迫互撕之后,到后面关系到利益开始、不管是身边的人、社会的舆论和报道中、每个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利益出发、前老板也好、前面的赞助商包括最后的校长…. 镜头给的是镜子中向腾辉与现实反过来的倒影。
同样什么是八角笼,字面意思、八面体的笼子,通常用来捕捉动物和鸟类,困在里面的动物很难再出来。也因为此取名八角笼中、这群孩子想要走出八角笼中、因为生长在大山,其实很难很难,有时候你拼尽全力出来的部分、最后也抵达不过那些权与地位、而阶层的利益就是人性的本质..
最终的挣脱与突围而出也是中间的不放弃、即使最后苏木取得胜利、但是那一刻他不仅仅只是代表自己去比赛、不仅仅代表的最初梦想带着姐姐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是代表他的同伴马虎、是代表他的师傅向腾辉,是代表在他被踩断那条腿的不屈不饶、是代表着那一群大山里生活艰难的孩子们、同时也是代表整个社会对八角笼里这群孩子这份勇敢与坚毅的和不低头…
呼应最开始孩子们在沙地里训练的那一句;“生物野草、不屈不饶”..
结尾向腾辉的转头那一刻…深深的感动和想要去拥抱他。不去强调反抗后的那份胜利与嘶吼、而是默默的点了一根烟、走出赛场的那个沧桑背影、在负债、舆论、以及人性中,他经历的太多…….
坚韧和不服输是王宝强的底色,也是影片里这群山区孩子的底色,更加是恩波格斗事件的一份再次呈现所有的艺术与思考都来自于生活和经历的部分。
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深深地叩击着人心,让我印象深刻:“你问我什么是格斗,我现在知道那是什么了,那是我们的出路”。
券像雨点,腿像横风。与生活的交手,唯独有在一瞬间抓住破绽,才能飞出这牢笼。”
当倾注所有的力气100%时、是唯一也许也是另一种幸运。
而当我们什么都有时、反而什么都想要、当我们什么都想要其实也代表有更多的选择时、我们是不是会义无反顾去全力以赴….
“多不一定真的好”
“少不一定真的不好“
有时候没有退路的全力以赴可能也会是更大的一份突破。往往这个时候的成长才能是真的成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