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灵,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这节课没啥事,终于可以安下心备备课了。心里话还没落定,一个学生哭着冲进办公室,梨花带雨说道“老师,我不想上学了!”这是怎么了?上课还不到5分钟啊!

      给孩子拉个凳子坐下,我开始了解来龙去脉。细细问才知道这节数学课前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四分之三都没做,老师用小棍子打了她一下。而她内心深处本来就有不舒服,那一刻,老师的责备就像导火索让她情绪瞬间爆发,崩溃大哭,老师为了让她平复,让她先到办公室,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开学至今,这个女孩我也了解一些,平时积极向上,课堂认真参与,成绩班级中等,没有啥不良习惯。只是感觉她不愿意让老师说她。有一次进班看到坐在班级最前面的她们桌面凌乱,碎纸屑桌上地下都是,我说让她和同桌整理一下。她同桌没说什么,而她却有点不屑说有垃圾我们收拾就可以啦。话语里满是不耐烦。当时我就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孩子需要交流。还没有付诸行动,在这里又暴雷了。

      教室里数学老师还在为孩子们讲解,办公室里我需要与孩子来一场彻谈。哭泣的孩子令人心疼。我给她递上纸巾,擦汗眼泪。看着红得像俩熟桃子的眼,我更需要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作业是此刻的敏感话题,我先绕过去不谈。我问孩子家在哪里,姊妹几个,父母是否在家。又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哥哥与她年龄差大,早已走上社会,跟着爷奶生活。父母的关爱就是周末通通电话鼓励好好学习,没钱了就给钱。我告诉孩子,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愿意做的,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背井离乡,不能兼顾孩子的成长。他们也想陪在身边,可是家里几亩地的收入是撑不起家庭开销的。孩子认同的点点头。

      不想上学也许是她一时冲动,但是既然说了,我还是要询问。孩子说不会,听不懂,也不敢问老师。这一点估计是好多孩子的通病,我们希望勤学好问,可是现实中很多孩子碍于面子都不问,久而久之任务累积,想问都不知从何问起了。

    我给她聊起我曾经的一个学生,面对不会的问题,大胆问老师,同学,也许有责备,也许有嘲笑,可是成长之路谁是一帆风顺。因为坚持,因为不畏,她后来本硕博一路高歌。我又给她谈起我的求学之路,数学曾经考过个位数,我仍然坚持下来了。70后的我们,那个年代缺衣少食,父亲因为家穷多次劝我不要上学了,可是我没有放弃,硬是靠自己的坚持考上大学,找到工作,活出自己的底气和自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要太在意外界眼光,追寻自己的内心最重要。

      我对孩子说不要轻易说出“不想上学”这个词。年少放弃上学的人,长大后都后悔,即便他不说。学习很苦,坚持很酷。孩子的眼中慢慢有了光。

    就作业没写完这点,我问孩子怎么回事,她说不会做。做了一部分,空了大部分,老师验收后很生气就处罚了她。我告诉她课堂专注听,课后消化吸收,不会就问,怕问一个人耽误人家时间,多问一些人,问老师,再者投入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努力弥补自己的不会。

      谈到这里,孩子情绪明显好转,就在我想让她进教室听课的时候,她给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说好伤害自己,随后捋起袖子让我看。两个小臂上都是一道道的伤疤,有粗的有细的。她说小学用刀子划的,一遇到不开心,就这样。父母还不知道。

      看着粗粗细细长短不一的伤疤,我的心也是揪着疼。花一样的年龄,本该快乐成长,青春飞扬,却经历着不该有的殇。我告诉她不管之前经历什么,现在的路有老师陪着。有啥委屈难过伤心都可以给我说。少年的生活很单纯,不用有养家糊口的压力,不去想太多事情,我们现在想拒绝的可能是别人梦寐以求的。想想这个世界:俄乌战争,新冠疾病,地震,台风,而我们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静学校,有祖国护佑,有父母打拼,有老师陪伴,多好!记着,永远不要与自己过不去,生命没有第二次,珍惜当下!

      整整一堂课的交流,孩子“雨过天晴”。数学老师下课后又开导孩子,孩子进班了。我的心并不平静。又倍感教育的路任重道远,尤其是农村的学校,我们的班级里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班主任管理工作,必须多些主动。

      首先要主动了解孩子成长的原生家庭如果可以像尹德静老师一样家访,对孩子成长的环境有足够认知。

      其次主动了解孩子个性。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孩子的昨天和今天都会不同。不要像祥林嫂一样纠结孩子原来不是这样,现在怎么变了,变是必然的。孩子性格的千差万别注定我们的管理不能千人一面。因材施教这也是必然的。

      再次,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的高度。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把育人放在首位。在物质丰富,信息畅达的今天,孩子们在某些方面知道的并不比我们少,每一个老师备课一定要备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成长教育。我们的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

    另外,个人谈心,挖掘孩子优点,也是我们必备的教育方法。即便是成绩极差的孩子,表扬他爱劳动,对老师有礼貌,热心帮助别人,他心里也是暖暖的。

      教育孩子直面挫折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成长之路并非坦途,来自各方面的不顺心都有,正视自我,学会反思这才是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要逃避问题,不要反感评价。

      不让问题过夜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工作中琐事太多,一旦搁置很容易忘记。不管热处理还是冷处理都要及时高效处理问题。给孩子一个明确答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敬业,用心,责任心。

      教育路上,别人的成功可以学习,但无法复制,只有充满爱心,智慧,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成为让孩子爱戴的好老师,才能真正呵护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