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一个特别爱拧巴的人,总是喜欢想得太多太杂。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金牛座,过的踏实,行的稳重。越长大越发现无法掩饰自己的双子属性。我没想分析星座,也觉得没觉得预测有多靠谱,就是喜欢没事剖析自个。
19年一直无忧无虑的过着,突然有一天看言情小说,男主角在大学期间考了一个叫ACCA的玩意儿,后来玩转着金融市场。好歹我和他也算半个同行,就这么随手一搜。哟,这四个英文字母还是一个挺傲娇的国际证书(虽然至今我也没说溜它的中文全称)。14门全英文课程再加考试,也就当个笑话对自己说,30岁之前把这考了。
过了一阵子,和我妈逛街去,路经一家留学中介,正巧我那刚出国的同学的表姐在那工作,那就顺便去问问,好歹初中时还有一个留学梦。说了学校名字,讲了大概的情况,她表姐看我那时候还小,就说好好练英语,有条件的话再考个ACCA吧。紧接着,考过了四级,搬了家。安定下来之后,第一件事找了个双方满意的培训班,花了好几大洋,命中注定一般,和这14门杠上了。那一年我正好17岁。
刚上课那会儿被全英教材试卷弄懵了,幸好还有点中文教材的基础,也就磕巴着学了下来。遇到的人、听见的事、脑中想的、口中说的,都是那么新奇又激动。学校上课写借贷,都是用Dr&Cr。不得不承认,这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四大、项目组、年审加班、咨询。这些从来没听过的词儿,好像离我很近又好远。
2016年9月学校有个去台湾交流的机会,我去了,那一学期过的很混乱、很充实、很不真实。第一个月天天哭,后来也没好哪去,每天和我妈视频一个小时。在那第一次考F阶段的笔试,没有同行者。早上8点出门,晚上9点图书馆关门,下山回宿舍,洗澡,洗衣服。10点半视频通话结束,上床睡觉。早餐吃牛奶麦片,午餐和晚餐一样,菠菜甜椒鸡肉脯加小份米饭。舍友天天和男友吵架到凌晨,周末独自或偶尔结伴旅行。用英语向蒙古的男生问路。早上6点一个人跑到5米深的室外泳池游泳。就这样糊里糊涂过了四个月。
2017年初回家,吃吃喝喝,玩一玩。后来F9和P1挂了。2017年3月,上本科的课。换了一个班主任,命中相克。但依我的性格,绝不会外露一丝叛逆的痕迹。7月初请了一周的假上acca的课,一再挑战老师不让请假的权威。8月在央企实习(玩➕蹭饭)。9月总是不安躁动,心神不宁。掐着月份算着cpa的报考资格,实习经历。
就是普通的一天,突发奇想又打了留学中介的电话。过了几天,我跟父母说想出国读书。“行吧,那就一起去问问”,他们这样说。顺理成章,交了中介费。准备雅思,准备资料,收offer,去签证,买机票。精彩的故事还没开始又想着怎么参加internship,哪些公司发Tier2签证,找求职中介。看了不少求职成功的鸡汤案例,也知道每年T2发放的比例真的是少的可怜。又开始新的一轮焦虑。同时我还在考acca……
慢慢的,我学会思考。跑步时、游泳时、早上醒来时,别给自己设那么多条款框架。拜托,真正精彩的生活还没开始好吗!我的外教说我总是很positive,那就一直这样吧。我不相信什么“爱笑的女孩运气总是很好”,但是我知道积极生活的人,一定很厉害。这是台湾之行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我回头看时,那些我曾以为困住我的条条框框,其实都是自己所设。每天机械式的生活,把自己弄的疲惫不堪。这不是极度自律,这是自虐。当被困于棋局之中,很难醒悟。
现在我试着学习,摸索着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世界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