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课,《和氏献璧》一文,记录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
故事很小,小到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和氏献璧,王不识玉,断其两腿,玉毕竟还是玉。
那时年少,不理解和氏这个人,闲着没事干,为什么要献玉,那么好的玉,自己留着多好呀!
献给王,王不识玉,反而断和氏的腿,那是多疼呀!想一想就揪心的难受。
现在再看这篇课文,不得不说,和氏是英雄,如果第一次可能抱着献宝的心理,希望把宝贝献给王,也许会得到荣华富贵,于是,就献上去了。
可惜玉匠误人,说是石头,王大怒,认为和氏欺君,于是砍了左腿。这时,和氏满腔的希望变成悲愤,他一定要证明自己不是骗子,自己先发现的真的是玉。
可是,多少年过去了,终于,换了天子,又是一个好机会,赶紧再次献玉,这次不求荣华富贵了,只希望能一洗前耻,得到公道。
唉,人倒霉是真的无奈,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玉匠,反正和氏还是被认为欺君,再失右腿,彻底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骗子。
如果换作普通人,一死算了,可是,和氏不能死 ,他苦苦地支撑,一心要为自己洗去骂名。
第三个王继位,也没有查一查中间隔了多长时间,和氏还活着,王都换了三任,实在是有点讽刺意味。
换了王,可是和氏已经没有腿了,更没有退路了,他只有拼尽全力,痛哭,再痛哭,哭了三天三夜,泪尽流血,难受是真,可是引人注意的目的更明显,于是,成功的引起王的注意。
王派人询问,和氏的回答很有意思,我不是哭自己被砍去两条腿,而是痛苦玉被当石头,接着,话锋一转,上升到新的高度,忠贞之士被当做骗子,一切的委屈,苦苦求活的的意义都在此时此刻得到宣泄。
后来,玉还是玉,甚至被称为“和氏璧”,可是,对和氏还有意义吗?他看见了吗?后面围绕着和氏璧发生的故事也就与他无关了。
想起前几天刚刚讲过的故事《秉笔直书》,相国篡权,弑杀君王,逆天的事都干了,可是却害怕被记到史书上,多么可笑。
偏偏还有一群更有意思的人——太史,宁可死,也要书写事实,相国把国君杀了,就要按照实际来写。
其实想一想,相国很有意思,国君都敢杀,还怕写出来,可是还真有这样掩耳盗铃的人。
于是,两方较量开始了,一个要改,一个要照实写,看谁厉害,太史伯被杀,二弟也被杀,三弟还是被杀,剩下四弟太史季也做好了被杀的准备。
最后,相国屈服了,因为在这场较量中,相国发现还真有不怕死的人。
可是,换作是我,我估计不等砍头,就换笔了,国相连国君都干杀,我叫这劲干啥,历史从来都是胜者王侯败者寇,我是啥,小人物一个,干么要和历史作对。
所以,我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而那些人之所以炳彪千秋,流传千古,就是因为不怕死的耿直,所以,他们是英雄。
向英雄致敬!可惜,我还是希望这样的英雄少一点!是不是又证明自己的小格局,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