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老天把我生为小众分子,许多地方和主流相反。倒真不是为了张扬个性成心逆反,比如以前写过的,我天生脾胃虚弱,自带一副干吃不长肉的消化系统,在全世界都叫嚣着减肥的当下,我却孤独地为增肥苦恼。
半辈子了,就是顺着自己的内心那么过日子,活着活着猛然发现:咦?咋人家都和我不太一样哩?意识到与人不同的时候,自己也会吓一跳,继而有点儿惶惶不安,也曾试图让自己随众,可每次坚持不了几天就原形毕露。干脆,索性不再徒劳,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地活给自己。
矛盾,是一切人和事物的固有特性之一,我亦如此。
在思想层面,我自认为相当开放开明,有时还挺超前,大到人生观,小到育儿教育理念。可是,在入世的现实生活中,我却表现出:抗拒潮流、落伍而又顽固。
落伍
小时候,全家看电视,妈妈和姐姐热烈地讨论着演员明星,我听如天书,并且毫无兴趣。
当时以为是年龄小的原因。可是,直到初中,我照样对流行的东西无感。
记得那时流行香港明星的大头贴,我们叫“不干胶”。我第一次知道李嘉欣就是因为她的三点式泳装不干胶。班里的女生别提多迷了,零花钱多的,还会买影视明星杂志。看着她们争相传阅的劲头儿,我心里奇怪:有啥好看滴?我是没在那上头花过一分钱,哪舍得啊,想买的书都没捞着可劲儿买呢。
直到现在,我对娱乐圈的流行动态都落伍至极。朋友一聊这些,我一点儿嘴都插不上。
前阵儿铺天盖地的陈思诚出轨头条,让我又是一头雾水,此何许人也?他老婆佟丽娅又是哪位?松子爹说:“你看过佟丽娅演的《平凡的世界》啊。” 我还是没想起来。
或许是当今明星长得太相似?清一色的锥子脸配大眼睛,就像工厂流水线出来的。想想当年的巩利、蒋雯丽之类,只要一部戏,就能让人过目不忘。单论外形,她们并不算特别惊艳,但胜在有自己的味道。
不过呢,也别怪人家是一个模子卡出来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我身上。我对时尚流行确实麻木不仁。
有一天翻微信朋友圈,发现自己在2014年4月发的一条动态,被大家各种评论,笑话我是古代穿越来的。见下面的截图:
其实我也有喜欢的演艺明星,而且多少年都不会变。之所以对当红的没兴趣,是因为,我就喜欢老的,新出来的小鲜肉,总觉得味道欠了点儿,而且一派阴柔之相。还是成熟的有男人气的更吸引我,岁月沉淀出来的气质,绝对无法短期打造出来。
在这个小鲜肉备受宠爱的年代,我再次逆潮流而如如不动,坚定的喜爱我的老腊肉,腊肉最下饭嘛,哈哈。濮存昕、陈道明、吴秀波,都不错啊。吴秀波算是我能接受的年龄最小的底线,再小的我真没法崇拜。
而且,现在的当红小生,外形越来越趋向统一化,对于我这种脸盲来说,常常分不清谁是谁。我那奔八十的老妈,说起当红的演员都比我知道的多。汗。
抗拒潮流
我没有追潮流的欲望,没压抑自己,也不是故作清高,天生如此。
记得初一的时候,开始流行旅游鞋,全班同学都喜气洋洋地穿上了。而我,不知道跟家里要,一点儿眼馋的感觉都没有。当然,尽管我没要,妈妈还是给我买了。
对时兴的东西,到现在我的态度也是如此,能有也喜欢,没有也无所谓,心里没啥欲望。
长大以后,不仅不追潮流,还有点儿叛逆了。什么东西,一旦疯狂地流行起来,我就本能地抗拒,哪怕在流行之前我原本并不讨厌它。我会自动屏蔽相关信息,也不愿尝试,直到流行劲儿过去了,我潜意识里的抵触情绪渐渐消失,某种机缘让我有机会尝试了之后,也会觉得这东西挺好的嘛。
比如“苹果”的产品,越是成千上万的人排队抢购,我越是反感。你抢你的,我这旧的用得好好的,没觉得缺啥少啥。过了很久之后,大众的追捧热度回降,某个不经意的机缘,让我用上了“苹果”,在恨恨地报怨了几天对苹果系统的不习惯之后,慢慢也理解了它的好。
前阵儿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不得不买了新的。松子爹说:“早该换了,谁还用这种,现在的电视都能直接上网了。” 新电视到家好些日子,一点儿都不受我待见。新功能不会用啊,也没耐心研究。看看九岁的女儿,无师自通,还在手机下载了个遥控软件,玩儿得遛遛的。
女儿和我自己的鲜明对比,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对新产品的抗拒是不是衰老的症状啊?难道我从小就已经衰老了?哼,咱不怕,女儿会遥控电视,我会遥控女儿,殊途同归,哈哈。
当然,还有许多情况,我的抗拒,源自我的“确实不喜欢”。
比如,初中的时候,最流行琼瑶,我愣是没仔细完整地看过一本。自己不感兴趣的,就算人人都看,也与我无关。
再比如,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一度火得无人不知,甚至成了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可我不知为何,一听到小燕子那硬邦邦叫喳喳的声音,就没有看的欲望。小朋友们喜欢我很理解,只是不知道为何竟有许多大人都追得起劲儿呢。各个电视台不知重播了多少遍,我愣是一集也没好好看过。
非典型女人
之前写过,我是个物质欲望很低的人,女人的那些大开销,在我这儿基本没有。不懂名牌、不会化妆、不戴首饰、不爱购物。不好吃,只懒做,哈哈。
今天主要讲讲逛街。
年轻时也常跟老公逛街,但我是把它当成拍拖的节目之一,纯粹是享受两人手拉着手闲逛的惬意。
逛街,对于我,是目的性明确的活动,打算买什么,奔着目标去找,不会毫无目的瞎转。可能也与我体格不够强壮有关,走久了不是腰酸就是腿疼,中医讲就是肾虚哈。
还有,我不喜欢结伴,有点男人风格。单独行动多自由啊,又不是出去玩儿。结伴购物,必须互相照顾,人家要买的东西,你也得陪着一起看,你要买的,人家也得陪你。我会心疼我的时间。
偶尔和朋友悠闲地逛一逛,感觉也不错,但这种情况通常是被朋友拽着,不情不愿地从了。既来之则安之,每每也能意外的体会到个中快乐。
包括各类聚会、约饭,我都不太爱参与,更不要说主动发起了。其实,真的去了,也会有美好的享受,只是那种享受,对于我而言,不是必需品罢了。
越年长,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宁愿把宝贵的时间留给自己内心真正迷恋的事情上。活到这个年纪,一切关于情面、虚荣、人情世故,都不在意了,真正为自己活着吧。
不爱逛街,自然就不经常买衣服。翻翻衣柜,我的衣服鞋子,还是妈妈和姐姐给我的占主体。我一辈子不太操心自己的穿着。小时候捡姐姐的,长大了还是捡姐姐的。身材差不多,姐姐爱买,穿不了几次就腻了,捡来挺好,省力省心省钱省时间啊。
偏巧妈妈也是个花钱大方的人,特别是给别人买东西,不管多贵,只要看中了,就舍得买。到现在,家里的床上用品,还都是妈妈给买的。看我这主妇当的,嘴里抱怨着捞不着享受自己选购的乐趣,心里却满满的幸福。
在海外的华人全职妈妈,流行做代购。既满足了逛街欲,又顺便挣点儿钱,确实不赖。有朋友问我为啥不做?我了解自己,断然做不了啊,对我来说,采购是个苦差事。家里买菜都是老公承包。他不会买的东西,我首选上网买,点点鼠标就行,多省事儿。
女人爱进厨房研究好吃的,可我不行。我赞赏研究美食的生活情调和付出,但我自己真不愿干这事儿。就像别人也不理解我,成天坐在电脑前码字有啥意思,既累自己,又得不着啥实际利益。
当然,我也知道,有些不喜欢干的事情,出于责任和义务,也得干。我前面讨论的是抛开外在世俗干扰,只说内心层面的喜好。比如说做饭,你得承认,确实有一种人,很享受做饭的过程,享受亲自烹饪出一桌美食的成就感。同样是完成责任和义务,天生感兴趣的,做起来就是不一样嘛。
人是最多姿多彩的物种,每个人能获得内心能量和满足的点,完全不同。
不止一个朋友说我“不食人间烟火”。我的想法常常与人相异、而且固执,朋友们常被我的“歪理斜说”顶到无语,最终放弃“对牛弹琴”,扔下一句:“你是仙女儿,我们人类的事儿你不懂。”
唉,其实,做小众的怪人,由不得自己,是命,是前面多少世所带来的能量信息的表现。
所以,安于吾命、乐在其中。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