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带着书的女士The Lady with the Books》:转换情绪,点燃希望

残破的街道上,经历轰炸后的建物碎块散落满地,妇女们着手清理满目疮痍的家园。

残破的街道上,经历轰炸后的建物碎块散落满地。

小女孩安娜莉丝与弟弟彼得,在寻觅食物发放的过程间,不经意走进了一间摆满美丽书本的大厅。如同图书馆似的,使她想起违抗德军命令而被射杀的父亲,也曾带她走进图书馆裡。

小安娜莉丝看见一位和蔼的老太太被围绕在孩童中间,轻声唸着《爱花的牛(公牛费迪南)》的故事--喜欢花香的小公牛,不愿被强拉着送上斗牛场打架,这使斗牛士们感到愤怒。但幸好在结局时,小公牛又回到了牠布满花朵的山丘上。

小安娜莉丝看见一位和蔼的老太太被围绕在孩童中间,轻声唸着《爱花的牛(公牛费迪南)》的故事

老太太在唸完故事后,询问着孩子们的想法,安娜莉丝与弟弟彼得也开始想像起那些蹦跳而生动的动物们。到了睡前… 安娜开始计画明日她或许也能加入那些清扫街道的妇女们,清理受损图书馆的周边街道。并期待有一天,那幢建筑裡会再次充满美好的书--

安娜开始计画明日她或许也能加入那些清扫街道的妇女们,清理受损图书馆的周边街道。

《带着书的女士》的故事背景是位于二战结束,满目疮痍的德国开始重建的时刻。而裡头唸着故事的老太太,也是真有其人,便是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IBBY)创始人之一的耶拉•雷普曼(Jella Lepman,1891-1970)。

耶拉深信,来自全球的优良童书,能为人们搭起「互相理解的桥樑」。而当儿童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书本裡的美好世界,意识到彼此的连结与爱,便能从根源上(下一代)根绝下一场战争。所以有了战后巡迴童书展的诞生,进而催生现在的IBBY。

阅读的魔力:转换情绪,点燃希望

一个人被负面情绪所绑架而卡在创伤反应的代价,将会牺牲掉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参与,很难充分活在当下。

受创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恢復安全放鬆的感受与社会参与的能力,才能暂时关闭大脑的警戒机制,享受生活中的平凡乐趣。

故事简单深刻的教导孩子如何行动与生活,温柔巧妙的提升孩子心理成长与适应能力。

鼓励孩子阅读故事有助于整理思绪、辨别是非善恶、理解他人的意图,以及修补破碎心灵,从而满怀信心与希望迎接正向的转变。

延申:

正向思维与情绪的培养并非只是个人活动,大多数正向的情绪效果要达成,需要环境氛围的营造,透过你分享正向经验的举动,让环境也变成正向。

正向思考是可以学习的,不断练习改变思路,转向正向情绪,进而养成正向的习惯&行为。

1.做善的事情;

2.欣赏周边的世界;

3.尝试发展更多人际关係,并且有效地维繫;

4.学习新东西;

5.选择接纳自己;

6.练习从挫折中復原、克服与成长;

7.试着学习正念,全心接纳与用心地觉察。


《带着书的女士The Lady with the Books》属于畅谈文化“共好新世界”绘本系列套书其中一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