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在他2岁零10天时,开始上幼儿园。到今天,整一个月。把这段时间有过的纠结、焦虑、释然和感动,化为经验教训,写在这里,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首先,一切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关键词:沟通、呵护、信任、调整。
沟通
对孩子
充分告知:
提前一段时间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可以用多种方式,比如口头描述,比如看绘本,当然最好是带他到将要去的幼儿园熟悉下环境,看看小朋友和游乐设施,会产生更直观的向往。但所谓充分告知,就是不能光讲好玩的部分,也要同时告诉他“坏”的一面。包括:爸爸妈妈不能在幼儿园玩,所以把你送去后爸爸妈妈就回去工作了,这期间老师会照顾你,什么时间会去接你。多说几次,不用怕重复,慢慢就会有个印象。光是说说他可能不完全了解与父母分开的意义,这只是确保当他第一天独自一人处于一个新的环境时,不会有被骗被抛弃的感觉。
了解鼓励:
环境骤变,孩子肯定是需要倾诉的。如果他不说,一方面可能是情绪波动太大需要平复,这个第二节说。另一方面是头绪太多,他不知道从哪儿说起。所以,不要问太笼统的问题,比如,今天过得怎么样啊?换位思考下,咱们也是喜欢做是非题和选择题多过论述题吧。那就先从容易的问题开始,比如,中午吃虾了吗?有没有玩小滑梯啊?我一般在晚上睡前关了灯他比较放松的时候,一点一点“套话”,慢慢他会越说越多的~
另外,别吝啬鼓励,即使是一点一滴的小进步。比如即使含着眼泪也能够自己走去门口啦,自己提小书包啦,午饭都吃光啦,老师表扬他自己扔尿不湿啦....尤其是老师表扬的内容,可以反复说,迅速提升他对老师的亲近感。
与老师:
我们初次探访的时候,老师给了一叠须知,里面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包括作息安排、活动内容、接送技巧、需要准备什么物品、怎么帮孩子建立规则、孩子受伤如何处理等等,非常细致。回家仔细通读了一遍,再默默想象一下毛豆去幼儿园的这一天可能会做的事,又整理了几个问题再跟老师进一步沟通。
国内老师和家长用微信联络,国外用whatsapp,一样的。除了被动接收信息,看看毛豆在幼儿园的照片,我也会主动跟老师反馈一些毛豆在家的表现,比如他主动说想去幼儿园啊,比如学会说“happy”啊,比如被问起的时候笑着说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啊。这样有来有往老师也会更有积极性吧。
呵护
其实,我原来用的词不是呵护,是安抚,但总觉得不对劲,大概是因为这个词暗含了居高临下控制局面的意思?同情心还是要换成同理心才行呀。
首先要说,“少年不知愁滋味”这句话,真是太冷漠太自以为是了。少年的愁,也许在成年人看来无关痛痒,但要知道,人对痛苦的承载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要一点一点锻炼的。对孩子来说,从出生起就跟家人朝夕相处,忽然间,被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大半个白天都要跟父母分离,何况还加上语言不通。设身处地稍微想想,就该知道这有多么不易!虽然每个小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但是并不因为这样,就不算痛苦。所以,我从来不会说:男孩子哭什么哭!这有什么好哭的!孩子哭的时候,请抱起他,亲亲他,告诉他,爸爸妈妈明白你的感受,爸爸妈妈也不愿和你分开,你去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一直想念你。
入园前后这段时间,因为陪伴时间的大幅减少容易让孩子产生被父母遗弃的感觉,为了消解这种感觉,提高陪伴质量、呵护亲子关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感就非常重要。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跟他一起玩玩平时最喜欢的游戏,看一些跟表达感受相关的绘本。哦对还有,跟孩子约好一个时间后,准时去接!老师说毛豆已经有时间观念了,到点儿就开始往门口看,有两次我们车没停稳呢就看他往门口跑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阶段为了呵护亲子关系就不要原则了。看过《正面管教》的家长应该对里面那句“和善而坚定”印象深刻。建立好的秩序和规范还是要坚持,但是请和善地坚持。“和善”这方面我做的也不够好,目前为止还不是“零吼妈妈”,共勉吧。
信任
即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情绪的波动,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比父母想象的要强。老师说我们走了之后毛豆就不哭了,第一天起就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很快就知道自己的英文名,虽然还不会说,但是老师说用英文说简单的指令他都能有反应。回头想想,入园前我一直忧心忡忡,即使刻意掩饰但或多或少还是会被毛豆感知到,真是不该。只有相信孩子,家长才能有一颗平和的心,而不会因为自己的焦虑反过来影响孩子的情绪。
调整
入园之后,孩子的作息肯定会有所改变。所以请好好观察之后迅速调整。
比如,毛豆刚开始上幼儿园,有两次吃着晚饭就快睡着了。跟老师沟通了之后发现他中午一般只睡一个多小时(比在家的时候少一小时),再加上醒得早,所以晚上也很容易困。所以,我们把晚饭、洗澡、入睡等一系列时间提前,相应地,起床和早饭时间也提前了。然后觉得这样也不错,因为睡眠总长不变而夜晚深度睡眠的时间延长对生长发育应该更有好处。
再比如,第一周就发现在幼儿园洗屁股不如家里彻底,大便残留导致红屁屁,跟老师反映了一次,好了一阵,但隔几天又出现了,换位思考一下觉得老师一人照顾十个孩子估计也没时间细致,于是就引导毛豆早上在家拉粑粑,现在已经基本形成规律。
再来补充一下关于入园时点的选择,简单来说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具体分析。
曾经,我很确信毛豆三岁以前我不会送他上幼儿园。因为根据教育专家的意见,三岁以前的儿童处于单独游戏或平行游戏期,没有强烈的跟同龄人社交的需要,这时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
如果在国内,我估计不会动摇,因为每天出去散步的时候,也会遇到邻居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他会对于同龄人社交有概念。但在安巴,每周只有周三去超市买菜他能见到其他小孩,而且往往是人家凑上来跟他打招呼,他就往我们后面缩,可要说他不感兴趣呢,他又总是定定地远远看着,应该说还是想一起玩而不得法吧。所以,我渐渐怀疑一直笃定的想法到底是不是真的正确。
另外,朋友说,之前见过有个三四岁的小孩,刚来安巴,因为不会讲英语,只能一个人可怜巴巴待在幼儿园的角落,眼看着别的小朋友唱歌跳舞做游戏,语言关还是早一点过比较好,否则越长大越难适应。
纠结了好一阵,终于放弃理论,顺从了直觉。
现在庆幸,这个尝试是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