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子如何道歉
——听黄向阳老师《道德原理》有感

对行为进行管理不如进行指导,高明的指导不是言传,更是身教。——黄向阳
记得有一次外出,就是带儿子去潍坊去参加创新英语大赛山东赛区比赛时,当时开车去火车站,时间有点紧,而且那天下雨,火车站的车位很紧,地下停车场前已经排起了队。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离火车检票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心里很着急,所以终于地下车库里有了车位,可以进去时,我就加油进去,但是因为前面那个车刚进去,空的车位还没有出来,但是扫瞄的灯光已经照到了我的车牌,车牌已经扫描,但是车位暂时没有,所以迟迟不抬杆。识别系统就无法让我进去。也就是说我的车牌已经读了一遍了,所以不会让我进去了。
当时正在下雨,时间又紧,我就一遍遍地倒回来一点,重新开车进去,试试,不行;再倒回来,再前进,再换换对着扫瞄灯的角度,还是不行;一遍遍地试了三次,却都不见首效。找管理员,管理员却不知去哪里人,旁边一个送货的人看我的狼狈的样子,就好心地建议我,这次往后倒的远一点,再试试!结果,这一倒车,一下子与后面的车追尾了。
更不巧的是,刚才从路上拐入排队的车队时,我就因为猛的一停,让后面的这辆车差点撞到我,当时车主就拼命地鸣笛来表达他的不满,而现在我却又撞上了人家,这可怎么办!而且车主已经打开车,向我走过来了!争吵就要发生了,怎么办!

还有火车就要开车了,再报案再争吵就完了!
不知是因为形势所逼,还是我当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赶快打开车,主动迎上去一脸的谦意,接连说了一连串的对不起,之后说:“我孩子要去潍坊参加考试,火车马上就要开车了,前面没有车位,又下着雨,我心里急,所以没有再意,您看怎么办,要不咱们留个电话,报个案,我给你赔。”

儿子也从车里走了出来,背着书包。那个人看了儿子一眼,确信我说的是真的。
他还是很不满意地数落我:“你这个人开车怎么一点不再意,刚才猛刹车,就差点就让我撞到你。”
照以往,我都给你道歉了,你还不原谅,我也不会再道歉了,但是那天我实在是没有时间了,于是我又陪了笑脸:“是、是,是我不对,太急了,没有想到!”
但是这时我把话题赶快一转:“要不咱看看车损怎样吧!如果有报案,您报案就行,应怎样赔就怎样赔!”

那个人看我转话题,也不好意思再追究下去,而且他也关心他的车,所以争吵就此停下,我们一起去看车损情况,结果我们发现情况很轻,只是连在了一起,稍微有一点漆。
我当时真的怕这个人较真,真的报案,真的再拍照,更有甚者再勒索一下。但是没有想到对方停了下,也许是想了想,也许是他也要乘车,竟然说:“算了,你这个人真是的!”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真是对不起,我这个人太急了。兄弟,谢谢您啊!您太宽宏大量了!”
那个人一下子不好意思,也冲我尴尬地笑了笑。这一笑,泯了一切恩仇。
于是下面的事情就方便多了,因为我一直进不去,我就必须让他先进去,让识读机识了别的一个车牌后,我才能进去,但是后面一排车都在等着,于是我就开始从最后一辆车开始,一个个地倒一点,之后,我再倒出来,让他先进去,之后我再进去,一切都非常顺利,大家都非常配合。
那天虽然下着雨,那天虽然大家都很急,但是没有想到一切这么美好。
更重要的那天我们没有误车。
黄老师在讲《道德原理》时讲到了管理与指导的区别,黄老师说更高明的指导不是言传,更是身教。人生而不愿道歉,而那天我给我孩子无意中也很好地作了一个指导、一次身教:
①道歉,不管你愿不愿意,在某些时候一定是最低成本的办法。
②一个人在真实情景下发生的对别人伤害,不仅要有道歉,还应让他相信你的理由。
③在道歉后别人还会有埋怨,因为别人相信你的理由,但伤害还在;这个时候,我们把话题转移到伤害的处理上,把情感转移到伤害事件的具体解决上。
④伤害解决、得到别人原谅的示意后,我们应对别人表达我们的感谢,更应给别人一个表扬,让别人获得一种成就感、伟大感,弥补别人的伤害带来的不快乐的感情。
谢谢黄老师的课,让我们开始对自己的过去的行为进行心理学的反思,让我们开始意识到一些基本的道德原理。愿我们的培训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也希望这种反思不仅来自于教师的讲课,也来自于自我、来自于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