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门进入华南植物园,向右转是菜王椰路,沿菜王椰路前往是景观园路,大概就在交接处附近,有一排很高的大树吸引了我,它们的树干下部外层树皮部分剥落,露出里边的树皮,像袒胸露乳一般,让人看着都难受。这种衣衫褴褛的树还从未见到,不会是“乞丐树”吧?树下就有说明标牌,立马就能解疑释惑。标牌上的标题是《树皮奇特的白千层》,文字说明是:“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桃金娘科(Myrtaceae),原产澳洲。叶互生,细长如柳叶;花白色或淡黄色,像小小的瓶刷,花期1-2月。最为奇特的是它的树皮:黄褐色,疏松如海绵状,薄如纸片,仿佛有千百层。”
看到“白千层”的名字,我想起2018年5月我在山东泰安岱庙见到过一种盆栽的小树,叫“红千层”,叶像柳树,花像瓶刷,而白千层也是如此(我是5月初游览的华南植物园,白千层已过花期,树上没花,只能看标牌上的照片了),只是花的颜色不同,前者白而后者红。它们同在桃金娘科,都是百多年前从澳洲来到中国,一个高大清雅,一个娇小艳丽,感觉就像兄妹一般。不同的是妹妹已越岭北上,而哥哥还在坚守岭南。
关于白千层引入中国的时间,2011年12月出版的《香料香精化妆品》第6期刊登的《白千层芳香油树种的引进研究进展》(作者为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梁忠云等)一文提到:“我国引进白千层芳香油树种几乎和桉树同步,已有100多年历史,多作庭院绿化树种栽植,常见于广东广西。”
1918年初版的《植物学大辞典》收载本植物,中文名称为“加耶布的”,并说“名见日本药局方”。看来那时候这种植物还不被大家熟知,连当时最权威的辞典都参考别国的资料来写。“加耶布的”之名感觉是其种加名cajuputi的音译,但辞典中所用的种加名却是异名leucadendron,不知怎么回事。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保存有Tsiang Ying于1928年4月17日采集于广东的本植物标本,看来此前广东已栽植此树无疑了。
关于“白千层”名字的由来,1952年出版的《广州常见经济植物》说:“外皮厚而海绵质,可层层剥落,每层菲薄如纸,其色白,故名白千层。”但我觉着,也可能与花有关。红千层没有层层的树皮,只有层层的花丝,就叫了“红千层”,白千层的花也有层层花丝,为什么就不能因此叫“白千层”呢?
因为树皮剥落的原因,台湾也称白千层为“脱皮树”。
对于其功用,《中国植物志》说:“我国广东、台湾、福建、广西等地均有栽种,常植道旁作行道树,树皮易引起火灾,不宜于造林;树皮及叶供药用,有镇静神经之效;枝叶含芳香油,供药用及防腐剂。”
1960年出版的《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说:“蒸取的挥发油可作镇痛、驱虫及防腐,治耳痛、齿痛、风湿痛及神经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