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这贵妃娘娘被专人管理起来,皇帝就继续他的治国大业,由于战争的失意,皇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牢记在心,这皇帝还发了《罪已诏》,这《罪已诏》一出感动了很多人,觉得如今的皇帝确实是在诚心诚意改过,更拥护如今的皇帝了。
太上皇看到《罪已诏》,心里很是欣慰,儿子能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他还是有成就感的,刘天雅被关冷宫,这皇帝再也不踏入一步,后宫嫔妃都老实多了,这太上皇迟迟不走,就是稀罕他的孙子,在淑妃面前也不掩饰对大皇子的喜爱。
淑妃贤良淑德,秀外慧中,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每次随太上皇去看大皇子,总会带一些礼物给大皇子,大皇子更欢喜了,他有时候就坐个小板凳在那,说要等皇爷爷和淑母妃,因为母妃好骂他,如今不骂了,他小小年纪都知道这是皇爷爷喜爱他的缘故。
父皇也来看她了,母妃天天都高兴,也不骂他了,他很想跟老师学更多的知识,逗皇爷爷高兴,天天来看他才好,如果留下不走了更好。
父皇如果能天天来看他,母妃一定比现在高兴。母妃说:“淑母妃的肚子里有一个小妹妹,明年就会出来和她玩,他也好想看到淑母妃,看看小妹妹啥时候出来。”
孩子的思考总是让人哑然失笑,孩子的要求也满容易满足,太上皇与这大皇子一待就是一个月,皇帝还以为父皇不走了,心下觉得不可能,静妃母亲与小皇子都需要他,皇帝本想提一提这事,看到太上皇兴趣盎然,也就没吭声。
处理完国家大事的皇帝很喜欢去东边宫,那天淑妃正在与她家二皇子,讨论这剩下的几个月吃啥好,就听外面报的声音很高,皇帝驾到,淑妃娘娘说这都晚上了,干啥来了,二皇子说:“我要躲躲。”眨眼人不见了。
淑妃只有整装接驾,皇帝一看迎出寝房的淑妃,赶紧紧走几步抓住淑妃的手,两人一起走进了寝房,今天的小公主与她家二皇子讨论吃的,身心愉悦,人就更漂亮了,这皇帝一看心情大好,把淑妃牵到软榻,让淑妃歇着,然后就摸了摸淑妃的大肚子,问她身体如何了。
淑妃并不习惯如今的皇帝,尤其他摸了摸她的大肚子,就胡诌到:“皇上这贵妃娘娘给我下毒,这李太医寻解药未回,我这腹內的孩子还没有去毒,希望李太医能平安归来。”
本来高兴的皇帝听到淑妃这样说,不由的自责起来,皇帝说:“都是朕的错,朕不该包庇这刘天雅,希望你能原谅我。”淑妃一听赶紧要跪下,被皇帝搀起,心疼的说:“你大肚子行动不容易,就不要跪来跪去的了,安心养胎,这李太医为人诚信,他说能找到,就一定能找到。”
此时的皇帝,一改往日来到淑妃宫里,要人照顾的风格,此时正在为淑妃脱鞋,洗脚,并把淑妃送到床上,淑妃不习惯也要憋着。莺儿看了觉得这皇帝变了,该死的刘天雅夺走了皇帝的心,还让小公主受了惊吓,要不是大皇子,二皇子相救,或许她们主仆早到阎王那报到了。
伴君如伴虎,莺儿赶紧悄悄退出来,细心的为他们掩上房门,这个样子淑妃也没法再赶皇帝,夫妻安眠一晚无话。天刚蒙蒙亮,皇帝就起来上朝去了,并让莺儿她们不要喊醒淑妃,怀孕的女人嗜睡,让她好好睡吧。
以后的日子里皇帝天天来报到,淑妃就自然的实行起在二皇子府的原则,这皇帝也满遵守的,不再一天到晚到淑妃这里歇着了,也去西宫,也去婕妤那,反正就是翻牌子开始,这后宫的女人又希望满满起来,淑妃觉得自己做的很好,这刘天雅侍宠而娇的下场谁都知道。
冬去春来,这淑妃就要分娩了,皇帝又天天来了,也不去其她妃嫔那里了,小公主暗暗叫苦,为啥?她胡诌的孩子还没吃解药,这眼看着孩子就要生了,如果是个健康的孩子,她说的话会不会被说成撒谎呢?
她的焦虑他家二皇子看的出来,在给她请脉时就提醒说:“你不要认为到了该分娩的时候了,就不注意身体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冷静。”小公主没办法了,就把他胡诌的话说给她家二皇子听,二皇子一听不由说道就是因为这个啊?这好办。
我老藏着也不是法子,你把我光明正大的介绍给这皇帝,那么无论你到哪里我都可以随你左右,随时都可以帮助你。小公主说:“那如何你才能让你,出现在大厅广众之下呢?”
小皇子说:“你给皇上就说我是个神医,是小姨介绍给你的神医,我医术高明,李太医去了那么久还没回来,考虑到孩子的健康问题,你想让我做你的随身医者。”
姐弟俩商议后就分头行动,中午这皇帝到淑妃这吃饭,淑妃就说了:“静妃娘娘给我送来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小小年纪就被称神医,我想让这小神医随侍在我左右,出现问题好解决。”
皇帝说:“如此很好。”淑妃继续说:“这李太医如今还没回来,听说这个医生医术了得,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还是个孩子,静妃说他自小就是神童,因酷爱学医,所以自小学医,这给人看病也有三,四年了,手到病除。”
皇帝说道:“那个医生来了吗?把他叫出来吧,我要和他聊聊。”淑妃说好吧,把他家十岁的二皇子喊了出来,这二皇子早有准备,换了一身普通行头,慢慢走进来,不紧不慢,皇帝猛一看有些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二皇子要下跪,被皇帝给搀起,这皇帝一看还真是个孩子。
皇帝自小和李太医情同父子,知道李太医出道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岁了,修成个医者不容易,这明明还是个孩子,虽然啥领域都有奇人,但是皇帝不由的还有些疑惑。这二皇子就说了:“可以派太医考考他。”皇帝准奏,李太医不在还有白太医,张太医等,皇帝说:“带这个孩子到太医院,让他们考考这孩子的医术然后来报我。”
“诺。”小三子带着这二皇子去了,太医院沸腾了,没想到一个孩子的医术如此高明,那些老太医都不想让他走了,这就是一本医科全书,问起来滔滔不绝,诊脉准确,比那李太医不差,胜过他们是一定的,好些人摸着自己的一把胡子酸的酸溜溜的。
太医连名奏报,这孩子确实是神医的素质,医学知识丰富,实际诊脉准确,治病有良方,比李太医不差,皇帝稀罕了,这还得了,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么小的孩子,医术堪比那李太医,那李太医可是和他父皇一样大的人。
不由的想,静妃母亲到底是大家闺秀,见多识广,这人才都是天下奇才啊!暗下决定等这淑妃平安生产,他也要带着这淑妃,多与这静妃母亲走动走动,再说父皇说了,静妃母亲可是把淑妃当女儿一样对待的。这皇帝就是功利心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忘了他咋对待这淑妃与他静妃母亲的啦。
这时候的皇帝,私心还想让这神医,给刘天雅看看。如果淑妃知道皇帝的心里,一定会把她家二皇子赶走的,世上的人哪有人会知道你心里在想啥?冷宫天天来报,这刘天雅吃的很好,人在慢慢恢复,就是有时候人还有些恍惚。
什么叫青梅竹马,青梅竹马的效力就是常惦记着,这皇帝和这刘天雅就是青梅竹马之友,为啥这样说,因为她与原来天辰国的大皇子,二皇子都是在宫中长大的。这刘天雅因大皇子本就不待见她,总能在二皇子这得到满足,与是就和这二皇子走的近。
她姑姑就是原来的刘皇后,天天教育她说:“咱们家的天雅,天生就是这天辰国皇后的命,和姑姑一样。”这刘天雅自小崇拜姑姑,她姑姑就说了:“她是这大皇子的未婚媳妇,和那二皇子只是玩乐。”姑姑还叫她:“要骗这二皇子,打击他,帮助大皇子,大皇子才是她命定的夫君。”
刘天雅也有辨别力,她天天拿这大皇子与这二皇子比,比的结果就是她表哥好,眉清目秀,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彬彬有礼,自己私修也好,洁身自好,不喜爱他刘天雅,也没有别的女人,姑姑说她这表哥是个冷淡的性子,人就那个样子。
二皇子虽然一心一意对她好,但是样样在她眼里比不上她表哥。她和这二皇子就是自然的凑在一起,没有了姑姑的说教,没有了表哥的沉默,她和二皇子玩的更开心,这只是自然的玩耍,这刘天雅心里依然她表哥是一位的,姑姑每次都会给她心里建设,她天生就该是这天辰国的皇后娘娘。
这二皇子什么香的臭的都往自己宫里捡,就是没他表哥,她也不会选这花心的二皇子,在事发后,这刘天雅也是,一心想和这大皇子同生共死的。
可这二皇子就是不让她随心愿,她也怕被送到乌七八糟的地方,她屈服了,不能死她要活下去,就要巴结这二皇子,拿她是天,她做到了。
她匍匐在他脚下,引诱他,很简单就成功了,想想那天这二皇子还满激动的,看着这高高在上的刘天雅终于匍匐在他脚下,他对她承诺一定保她性命,怪不得人都说,得不到的永远都是好的,这刘天雅一次拿的开,以后的事就自然而然了。
疯狂的结果就是这监狱成了后宫,哪一个蹲监狱的人可以锦衣玉食,哪个监狱不是破床,破桌,惟她的监狱是豪华的大床,那红木的桌子椅子呈亮呈亮的,那管理监狱的官再也不敢对她呵斥谩骂。皇帝天天蹲监狱。
这个人贱就是不一样,无论是有地位的,还是这平民百姓,只要贱那都不容易改变,就是改也只是改了外面,内心深处还是有他自己的固执存在,在适宜的时候就会开花结果。
旁观者讨厌这刘天雅,那是因为这刘天雅太不懂事,害人不浅,你说你高高在上,是皇上的心头痣,干啥要害人淑妃呢?你俩恩爱,尽管恩爱你们的去,这俩就是贱到一块去了。骨子里有贱的因子。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恋王八。
淑妃天性人品贵重,出生在尊贵的家庭,要不是被皇帝害了,哪会如此,只能说人的命天注定,不论这小公主如何挣扎,她就是这样的命,除非她死了,才能解脱,这就是一个不解的问题,除非这当今皇帝放手。
这里皇帝惦记着刘天雅,淑妃并不知道,看皇帝在那楞神,就催促说:“你看这太医来报,怎么样?合不合适?皇帝回过神来,把手中签着联名太医奏章给淑妃看,淑妃狐疑的接过,一看就笑了,皇上这是不是就可以让他成我的专人医生了。
皇帝点点头说:“这还是个孩子,如果他到了李太医这个年龄,那得有多厉害,可能无人能比,这世上他称医学才学疏浅,没人敢称医学才高八斗。”淑妃笑了,心想我这弟弟当然是个宝了。
淑妃家的二皇子走马上任,再也不用藏着了,姐弟俩更高兴了,形影不离,这淑妃家的二皇子更满意了,六个月没见太阳了,如今天天可以出来看看太阳,那个满足的惬意样就没法说了。
日子一天天的滑过,淑妃的孩子就要分娩了,这李太医还不见踪影,听说这新来的神医,再用他老师的方子给这淑妃去毒,让孩子健康出生。
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外面百花齐放,开的早的芙蕖也有了花苞,爱玩的淑妃心情每天都很好,今天尤其好,让他家的二皇子叫人给她带着凤尾琴,这琴还是她家二皇子修的,她还没用过,今天她要在这凉亭边弹一曲。
大家都很高兴,又可以听到淑妃那仙音渺渺的琴音了,他们高兴,自从淑妃池塘边弹琴,琴弦断了的那一天,淑妃就没再弹过这琴 ,听到过淑妃弹琴的都永生难忘,再听别人的弹琴都索然无味。
一声咚的单音起,这是淑妃在试琴,越来越多的音符如潺潺流水,如百鸟争鸣,又如细雨蒙蒙,一波一波的琴声向四周扩散,所到之处都是天籁之音,院里的人都忘了该干啥。
洗衣的妇女停止了手中搓衣的动作,忘记了搓板上的衣服;打扫卫生的宫女,太监也都站在那里静静倾听,手里的扫帚几时掉到地上的都不知道;更换枯枝败叶的花农,忘记了把手里要种植的植物,种到土里;
到处都是站着,坐着 ,听这琴音清澈明净,似清风拂白云,阳光,空气,水,百花,旭日……等到了他们耳边就更柔和悠扬婉转悦耳了。一波一波灵动的自然之音,天籁之声,如波波浪涛层出不穷,不绝于耳,突然挣的一声,听的人都不由的一惊,为啥?琴弦又断了。
她身边的人才反应过来,淑妃要生了,疼的满头大汗,淑妃家的二皇子平和的嘱咐跟着的人,接生的嬷嬷准备的丫头都小跑着去了,来了一顶小轿把淑妃抬起来走了。
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准备好的产房,闲杂人都自动退开,淑妃家二皇子安抚好淑妃,也出来静候佳音,听到信息赶来的皇帝,听到里面淑妃痛苦的声音,也很紧张。
他从没见过女人生孩子,大皇子生的时候,他都没去,他不知道生孩子是如何,他只知道母妃生了他就没有了生命,他来到这里也是克服了心里的恐惧的,坐在一边的淑妃家二皇子,看到皇帝紧张的样子,一个孩子反过来要安慰他这个有了孩子的父亲。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