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畔,他被一箭射中,几个月后含恨而终。他因为仁义之师而被后人耻笑至今,那他真的是死于仁义吗?且听我娓娓道来。
宋襄公欲让国于庶兄目夷,可谓仁义之士
宋桓公弥留之际,嫡子宋襄公坚决请求让位于其兄目夷,目夷不受,他认为宋襄公能以国让,的确是大仁大义。目夷后被宋襄公授予左师之职。与他国兄弟间为了争夺国君之位而斗得你死我活,宋襄公兄弟俩可谓是仁义之士。
宋襄公即位后,连续参与了霸主齐桓公召开的四次会盟。按照《春秋》所记载的顺序,宋国仅次于齐国。孔子的春秋笔法是非常精准的,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各诸侯的地位及身份。
僖公九年,夏,公会宰周公、齐候、宋子、卫候、郑伯、许候、曹伯于葵丘;
僖公十三年,夏四月,公会齐候、宋公、卫候、郑伯、许候、曹伯于咸;
僖公十五年,三月,公会齐候、宋公、陈候、卫候、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牧丘,遂次于匡;
僖公十六年,冬十有二月,公会齐候、宋公、陈候、卫候、郑伯、许男、邢候、曹伯盟于淮
宋襄公在齐桓公的率领下,尊王攘夷,救助弱小的诸侯徐国和鄫国,对抗南面步步紧逼的楚成王以及东南面的淮夷。
后来齐桓公又将太子昭托付于他,齐桓公无嫡子,所以他知道将来自己百年后,国内可能为因争夺国君的宝座而发生内乱。那么可以想象,如果宋国没有一定的实力,不足以平息齐国可能发生的内乱,齐桓公也不会将太子托付于他。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如果宋襄公不厚道,趁齐桓公去世后兴兵侵犯齐国,那么齐桓公也绝不会托孤于他。所以,到此时为止,宋襄公确实称得上仁义。
天显异相,宋襄公开始重新思考他的人生。
僖公十六年,天上掉下五块陨石落在宋国,六只飞鸟后退着飞过宋国国都。宋襄公向东周来访的內史询问吉凶,內史告诉他明年齐国又动乱,宋襄公将会得到诸侯拥护但不能保持到最后。宋襄公从那一刻起,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一年后,齐桓公果然去世,宋襄公信守承诺,率领诸侯联军,平定齐国内乱,将齐孝公昭扶上位,此举获得了大多数诸侯的拥护。
我是“春秋无忌”,喜欢我的文章请留下您的赞;如果想读我更多的文章,不妨关注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