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十月,各种气息浑圆丰满,仿佛它们的快乐就在于被人发现、被人采集。当地上湿嗒嗒的积满了水,刚落下叶子被泡出一股将腐未腐的甜蜜。这一部被选为德国最贵的电影,让罪恶和爱接踵而来。
十八世纪,让-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出生在巴黎最肮脏、最恶臭不堪的地方——鱼市场上。格雷诺耶天生对气味有着惊人的天赋:无论恶臭还芳香,他都一一记住,并能轻易分辨各种气味。
当他在孤儿院长到13岁的时候,被院长卖给了制皮匠。格雷诺耶在制皮铺过着犬马不如的生活。机缘巧合,格雷诺耶在香水巴尔蒂尼面前展露了其过人的天赋,进入了香水铺工作。但格雷诺耶并不仅仅满足于制作出世界上最芳香的香水,他梦想学得如何保存万物气味的方法。巴尔蒂尼告诉格雷诺耶香水的起源地在格拉斯,那里的人知道保存气味的方法。格雷诺耶拿着巴尔蒂尼的推荐信来到了格拉斯。
在机缘巧合下,格雷诺认识了一位少女,并暗下欢心,但无知并把香为一切的他,变态的杀死了这位少女,并制成了香水,从此以后格雷诺耶爱上了青春少女的体香,为了把这种香味保存下来,格雷诺耶最终走上了杀手的道路。杀死26个少女,提取她们尸身上残存的体香制造最蛊惑的香水。
最后因为这瓶具有魔幻色彩的香水,使他把处决自己刑场变成了获取爱戴的狂欢地。所有人为之倾倒,他从万恶一身也在众人的推崇下变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当小城为格雷诺耶心旌摇荡的时候,格雷诺耶返回巴黎。在他的出生地,人们被一瓶奇异的新香迷惑,疯狂地把格雷诺耶撕成肉块,分而食之。
记得那年我还在初中,当时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小说宛如一道嗅觉的盛宴,各种气味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作者聚斯金德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小说堪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媲美,不愧为德国现代文学的杰作。阅后,那种从少女身上提取的神奇香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久久不曾散去。
而电影的出现给了我另一种想不到的场面与震撼,油画般的光影和轮廓。适合脏乱的丰富感,极端的贫穷和极端的奢华。
天生对于味道的灵敏使得他对世间所有的味道感到好奇,在巴黎、格拉斯,每个城市里为了香味而忘我且凶残的努力——这并非凶残,而是纯粹的追求人生中唯一至高至圣的目标,找到那个生命中最后的味道。他追求极致得特殊的味道——少女的体香。说他变态也好,他不过是在好奇,是他生活的唯一动力。而一旦这个味道得到了,他生活的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反而重拾当年全部细节的美好,最终就回归了起点,在鱼市场的臭味里让一切归位了。
这部影片带人们领略了蔑视生命,践踏人权。所谓对艺术的追求,不能成为其故意杀人,侮辱尸体的开脱。主人公动机目的明确,通过制作由人体有机分泌物为重要成分的香水,以达到在遭到审判时,迷惑审判人员,旁听人群以借机逃脱。最后让自己被他人分食,以博得同情。
香水最后所达到的令人震惊的效果,绝对是虚构艺术的张狂之处,让人为之惊、为之叹、为之恨、也为之窃喜。在那个颠狂痴乱的场景中,人性中所有青睐于美、于放纵、于沉溺的本质都在肆意。忘了声讨罪孽、乃至迷醉进去的时刻,便是极致了。这故事只不过用香水来做喻体。世间最美的,就是这样最不符法规的。
不得不说,正如大众所选的而已,这是一部精神上昂贵的电影,让人演义人性,社会,理性与感性非常透彻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