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约朋友吃饭,谈到彼此目前工作状态时,我的前下属--一个90后小姑娘--一下子就蔫了,说:我不想工作了,想辞职。我们都大感诧异,因为她于一个月前被调入了办公室任职总经理秘书。在我们看来,这是小姑娘成长的最佳机会---呆在老板身边,那可不是一般人都有的学习机会啊。
细聊之下才发现小姑娘被总秘工作的琐碎性烦住了---发个通知啊,约个人吃饭啊,订个快餐啊……她觉得这工作没价值,没成长。
我问她,如果发个通知给你1000元奖金,订个快餐2000元奖金,你乐不乐意干呢?
她一脸傻萌的看着我,说:当然干啊。那表情,好象我是个大怪物。
我却因此知道,她对工作没热情了,真正的原因是她的驱动力出问题了。
持续恒久的驱动力从何而来呢?
我们要从一个经济学家和小男孩的故事讲起。
经济学家住在一个小巷子里,每天晚上,门口有一群不知疲倦的小男孩在踢球,他们大声喧哗,让经济学家无法安静地看书。
生气的经济学家跑去跟小孩子理论--别吵了,我还要看书呢。
小男孩看看这个戴着厚厚镜片的老头,没人理会,继续踢球。
经济学家调整了一下心情,对小男孩们说:其实我特别喜欢你们踢球,这样吧,你们踢一天球,我就给你们5美元,好不好?
小男孩们将信将疑的收下了钱,欢天喜地踢球去了。
第二天经济学家说:今天我还给你们付钱,但是钱不多了,只能付3美金。男孩子们有些失望,但还是收下了。
第三天经济学家说:抱歉,今天实在没钱了,给你们1美金好吗?男孩子们说:什么?1美金就想让我们给你踢球,做梦去吧。撤。
经济学家终于心满意足地回到家,泡上茶,安静地看书。
在职业生涯里,经济学家给的是美金,属于外驱力,他用一个聪明的激励方案成功地调整了人的行为。小男孩对足球的热爱属于内驱力,但结果有点悲伤---因为外界的不断驱使,让他放弃了内心热爱的东西。
在当前职场,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各种外驱的潮流里,激励、风口、红利……有一天,我们就开始找不到自己,找不到心里真正的自我驱动了。
我每天到底为什么工作?除了钱,工作对于我还有更多的意义吗?
要找到答案,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重新界定自己的工作意义,重新点燃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并把这种动力注入到真实的工作当中,让工作成为你自我创造的一部分。
同样是一个鸡蛋,向外打破是食物,向内打破是生命。
持续恒久的动力,从搭建自己内驱力系统开始。
如何搭建自己的内驱系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