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此时此刻,坐在电脑前打字的我,脑袋却像塞满了纸糊,前一天晚上因为孩子闹醒而缺失的睡眠,此时毫无遗漏地反映在我已经麻木得有点涨痛的脑神经上。
说实话,挺想跟芳芳说一声,这周我就晚一天罢,身上的细胞们在集体抗议,它们在经历恶劣睡眠后还努力地为当天的BP奋战了一整天,连血液似乎都放慢了速度,只等那漫天的黑暗席卷困意,只为身体接触席梦思的那一刹那全身可以尽情舒解开来。
然而打开微信的那一刹那,手还是不自主地缩了回来。上回已经请过一次假了,虽说最后还是赶在了十二点前折腾着完成了,但是马上又再请一次假,还是拉不下这脸皮。何况,这更像是自己对自己的承诺。
于是我便依旧打开了电脑,带着塞满了不知所云已然不能自主思考的大脑,开始盯着眼前的屏幕。
如果不是为了赶在周三凌晨12点前完成作业,兑现自己写作的承诺,我还会坐下来吗?
除了每周的打卡本身,是不是还有什么原因,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参加写作小组,甚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我们自己来办一个。
我想,文字对于我而言,绝对是有魔力的。这种魔力已经不仅仅于记录,不仅仅于文采,不仅仅于作为理顺思路抒发情感的工具。
文字本身的神奇之处,其实就一直驱使着我不断想要跟它建立更为深厚的关系,然后再实现这种关系后面种种的可能性。是的,我非常喜欢可能性。
文字有时候就像哆啦A梦的宝盒,它总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所以在我坐下来的那一刻,在我打开电脑的那一刻,我心里其实就想着:何不就放下话题本身,放下文章质量的纠结,就很单纯地与文字来一场深入的约会。何况我还想看一看,在一个人大脑发涨之时,出来的文字又是何种模样。
而这样想着,每周一次的写作打卡,不过就是与文字约好了时间,一起聊一聊,碰个面。
当键盘敲响,一行行的文字从心里涌向指尖,最后整齐地排列在屏幕上时,写作就简单得像是自问自答。很多人觉得写作很难,那是因为他们在心里给写作贴上了太高不可攀的标签。
自问自答,谁不会啊?对吧?
差别只在于,写不好,写得好,写得非常好,对吧?
而写作偏偏又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写得越多,写得越好。写作的次数频率长度绝对与文章的质量有着正向关系。而没有人,是一生下来就会写的,所以每个人的起点其实都差不多。
写作其实考验的,就是“谁可以在写得不好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写下去”,说白了不就这么一回事么?有谁是一开始写就特别会写的呢?谁写得好不是一点点练出来的呢?
如果你想着等到学会写作再写作,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所以,如果你有每周一次的写作机会,千万别把它看成一个难度太大的任务,千万别把它看成一个苦差事。
就抱着跟自己聊聊天的态度,坐下来,喝杯茶,把心里话打在电脑上,打着打着,说不定哪一天,你会悄然发现,你已经具备了出书的可能呢。
写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今天这样的状态也都写了,你一定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