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德里克.罗杰
这是一本让你如何锻炼韧性的书籍,而不是管理焦虑。我们无法改变基因,但我们可以利用韧性来控制焦虑。韧性,是一种能够通过培训和练习获取的技能。
第一章:重新认识焦虑和任性。
带着问题去阅读
焦虑的本质是什么?它等于压力吗?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的区别?如何消除焦虑?
真正的韧性需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能够看到让自己感觉焦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从而客观理性的作出选择,不陷入焦虑,不被焦虑所控制,避免将事件本身的压力转换为焦虑。
压力+纠结=焦虑,如何改变不纠结呢?唤醒→专注→超然→释然。
焦虑是你对事件的反应,而非事件本身,事件不是人感觉焦虑的原因,人自身被外部事件诱发的应对方式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倾诉情感可以缓解焦虑压抑,情感会导致当事人纠结不已,人们最焦虑是那些无法控制的事件,
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改变世界,而在于改变心态。
韧性思维是个体把逐渐出现的情况看作正在进行中的变化看待,而不渗入任何负面的判断,具有韧性技能,不是让自己努力撑着保持头在水面上,而是认识到根本没有什么洪水要淹没自己。
假如你正在惊涛骇浪中漂流,刚刚通过一段湍急的水域转弯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广阔平静的水域,此刻你能听到前方激流奔腾水声更响,眼前一道峭壁挡住了视线,让你看不到下一个转弯,此刻你会是什么感觉?
韧性可以定义为平静的越过生活中的激流的能力。
第二章唤醒
处于醒着睡觉状态的时间越长,意味着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就越短,没有人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简单重复性工作容易让人失去兴致,使人进入睡醒,这睡觉状态,我们经常采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要克服厌倦情绪,把工作做完,结果是工作完成了,但质量不高。
具有韧性技能的领导者,
尽力把时间花在当下,与此刻正在谈话的人保持完全连接,而不是脑子里想着其他事情。
懂得脑子里面出现了过去的事情,只是个人看法,而是你的未来计划也只是未来的一些可能性而已,
即使工作环境嘈杂也要也有能力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宁静,
认识到自己是多面的,不将自己局限于一个领域,
关注那些自己和团队能够控制和发挥影响力的事情
作为一个清醒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减少纠结
1、与你的感官保持联结
2、唤醒你周围的人
3、向下属询问你当下相关的问题
4、询问自己现在在我面前的是什么机会,很多人无法长时间,状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当前的事无意义,无价值
5、和员工边走边谈
你要让员工打破思维禁锢前行,当他们身体向前迈出一步,思想也会跟着自己前行一步。
第三章专注
焦虑怎么造成的?如何改变选择睡觉的白日梦状态?怎样肆意的表达情绪?
作为一个清醒的领导者,你可以帮助你的团队进行一项练习
1、清楚的区分,压力和焦虑
2、从纠结的负面情绪中醒来,自问醒着睡觉对自己有用吗?
3、毁掉纠结的唱片
4、将纠结转变为慎思(练习正面思考)
第四章、超然与释放
韧性并不等同于开闸放水,而是如果洪水不消失,我们如何才能从洪水中获得自由?
当我们出现负面想法的时候,你有三个选择,回避,关注他,唤醒
如果一旦负面情绪进入你的内心,你就开始咀嚼烦恼,那么你的注意力就被完全劫持了,你的行为完全被气愤担心等情绪所控制,此时所做的决定通常都是非常不理性,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自己的注意力被负面情绪所“劫持”
所以我们不断的要练习,唤醒,专注,超然释放。从焦虑的苦难中解救出来。
工作披着情绪外衣呈现在我们面前,你所释放的情绪外衣---负面情绪,当工作脱去的情绪外衣,我们也就掀开了,“醒着睡觉”会或纠结带来的层层迷雾能够客观的开始工作,作为一个具有韧性的领导者,你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你的团队
1、对待工作高目标低依恋
2、用幽默客观看待工作
3、将当前的状况与人生中的其他经历相比,从而客观看待事物
4、当你陷入困境时,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情有趣吗?这件事情有重大意义吗?这件事情潜在的机会在哪里?
5、明确究竟是谁的问题
6、教会团队如何利用情景行为和影响反馈法s bi反馈
第5章构建具有韧性的个性
韧性心理量表的8大维度是什么?
人的个性是由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形成可以改?
为什么要发现与自己想法相反的人?
任性心理量表8大维度中的行为特征,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纠结、压抑情绪、对成就上瘾、回避、完美控制、超然处事、敏感性、灵活性。
利用冥想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冥想就是静坐专注,释放杂念。
第6章韧性沟通与领导变革
韧性沟通技巧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建设性批评是矛盾的概念?你的团队有哪些需要拼弃的杂草习惯?
以下列出具体策略,提高领导者的沟通技巧
1、告知员工机构变革的总体情况,目的→蓝图→计划→任务
2、多谈论稳定不变的事物
3、找出机构变革方程式
4、能够意识到杂草
5、承认自我激励--治疗微观管理的良药
6、成为咨询师
7、避免让团队成员纠结
8、非人格化沟通
第7章融会贯通
构建韧性有哪4个步骤?
正面适应性行为有哪些?
唤醒并专注,不咀嚼精神的痛苦,不光表达想法,而且恰当的表达感受,不用生气的方式回应,应用工作不回避不拖延,完成工作不会无限制的完善工作,不做完美主义。保持超然和同情的态度,审慎的思考问题而不陷入白日梦或者恐慌中,对变革持开放心态,关注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
不良适应行为有哪些?
进入醒着睡觉状态,不断咀嚼精神痛苦。压抑情感,以苛刻对成就上瘾、生气的方式行动,把事情搁置一旁回避处理,完美主义者忽视二八定律,夸大事物的负面影响,不考虑别人,无法客观的对工作审慎思考,拒绝任何变革,关注问题而不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应当构建有效和可靠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