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周 成长性思维是万能的吗?

你真的很努力,到底是不是好话?

0. 摘要

成长型思维是如何帮助人们进步和改变的,这个理论可以运用到哪些领域,它的边界在哪里?“成长型思维”是否被误读?

1. 背景

关于成长型思维反驳论点的收集。

2. 分析过程

奇葩说某一期有个辩题,是“你真的很努力这句话是不是好话?”用Dweck教授的话来解释,僵固型思维的人会认为这不是一句好话,因为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你本身不够优秀,所以需要不断努力来追赶,才能所有成绩,即使你最后收获了很好的成绩,也是因为你的“努力”而不是“生来优秀”;但是对于“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这是很好的话,因为“智力”是可以不断争取的,而不是生来固定的,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的途径就是正确策略的尝试和努力,他们不需要呈现“别人眼中的完美”,而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的成长,相比僵固型思维,他们更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会越来越好。

成长型思维也被社会接受,例如,成长型思维结合脑科学可以帮助育儿,可以用来打破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甚至可以缓解校园凌霸。

但是,是不是只要拥有成长型心智,我们就可以变得更优秀吗?

Sisk等人今年3月份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一篇论文To What Extent and Under Which Circumstances Are Growth Mind-Sets Important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Two Meta-Analyses(翻译如下,两个元分析: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于学业成绩在什么程度上、什么情况下重要?),重新评估了了“成长型思维”教育模式的影响。

元分析就是把过去的多个研究结果整合在一起。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元分析整合了过去的129个研究,第二个元分析整合了29个研究。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文章得出两条结论:第一,思维模式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即整体上看,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优于固定型思维的学生;第二,思维模式干预对于学业成绩的作用很弱,即整体上看,让固定型思维的学生接受成长型思维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成绩(不管4个月内的短期干预,还是超过4个月的长期干预,都不显著)。

这篇文章最后,作者给了教育人士一个建议:与其把资源放在思维模式干涉上,不如干点别的。反正这个思维模式干预统计意义上根本没有效果。

3. 结论

Dweck教授本人在2018年1月的《哈佛商业周刊》上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成长型思维,不得不说大部分人的理解是错的》解释了目前人们对于成长型思维的三个误解。

  • 误解一:我已经拥有,而且我一直都有
    成长型思维不是某种性格特征,而是某些领域的思维,一个人不能是纯粹的成长型思维或者僵固型思维,而是面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的反应,不可一概而论;

  • 误解二:成长型思维只是赞扬和奖励成绩
    对于学生和企业,过程重要,但是结果更重要,学校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努力,但是“成绩”很多时候是硬标准;企业鼓励员工努力工作,但是只能为交付结果付薪水,徒劳无功从来不是一件好事。

  • 误解三:只要信奉成长型思维,就会有好事发生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信仰,企业为了激励员工成长,会适当鼓励一些冒险尝试,

但是要想拥有成长型思维依旧不容易。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的固定型思维都有一定的触发机制。当面临挑战、受到批评或者处境比他人糟糕时,人们很容易陷入不安或者自我防卫的状态,这种反应会抑制成长型思维。人们的工作环境中也充满了固定型思维的触发点。企业的内部竞争机制会让员工们更难以按照成长型思维去思考和行动,比如共享信息、合作、创新、寻求反馈或者承认错误。

4. 讨论

那成长型思维是谬论吗?并非如此,只是外界现在对于成长型思维的夸大和误读,让这个理论课的边界无限扩大,甚至演变成一种“信念”。成长型思维很重要,但是最终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是行动,而不是思维,而僵固思维可能会限制行动,成长型思维鼓励行动;第二步,是正确有效的行动,而不是目标不清晰的试错;所以,要达到的目标,就直接影响了行动,影响了策略。

拥有成长型思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行动,才是让人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

你选择,如何行动?

参考文献

围观最新研究打脸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究竟对谁有效?
How Having a Growth Mindset Can Help You Learn to Code
《关于成长型思维,不得不说大部分人的理解是错的》
To What Extent and Under Which Circumstances Are Growth Mind-Sets Important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Two Meta-Analyses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见成长的自己,看见成长的孩子 2016-08-01 六月老师 宝宝食谱日记 点击宝宝食谱日记关注我哟 21:00...
    饮水思源806阅读 1,316评论 0 4
  • 1. 有时候,有所畏惧是有好处的。当你害怕不做某些事情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时,恐惧心反而会激起你采取行动。但是,...
    free归心阅读 195评论 0 0
  •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259)傍晚接到儿子,儿子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和你说个好消息,今...
    倩轩儿阅读 2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