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Facebook被曝泄露了5000万用户的隐私数据,一时间掀起轩然大波,一天之内市值蒸发了超过367亿美元。
有一次,百度的CEO李彦宏说,中国的用户,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来帮助用户保护隐私数据,在GDPR中,规定企业在收集用户的隐私数据用于某种用途之前,必须经过用户的明确同意,而且不能随便更改数据用途。
但是很明显大家对于现有的APP和一些程序注册条例基本上都不怎么关注,用户基本上都默认选择同意条款才能使用软件,所以免费代表着另外一种用个人信息付费。
那到底什么是隐私数据?
就是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识别出你是谁。比如姓名、身份证号、地理位置、身份标识,或者与生理、基因、心理、经济、社会身份相关的信息等等。
这些信息基本上在注册每个账号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透露所有人的隐私,尤其现在我们每个人每天用的微信支付宝,大数据可以清晰分析体现我们个人的基本情况,所以可以来说是透明人,每个人在网络上将是越来越透明化的存在。
GDPR中,规定用户对自己的数据至少有三种最基本的权利。第一种叫知情权,就是我得知道你掌握了我哪些数据。第二种叫修改权,就是我可以修改我的数据。第三种叫被遗忘权,就是我有权要求你把我的数据删除。
马云曾说过,数据是石油,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隐私数据永远是属于用户的。谁来用,用在哪,什么时候用,这永远都是用户的权利。
但是依据大部分人的意识,目前几乎个人信息都是免费提供给相应的网络软件,原因是所有人都为了便利,交流方便。不过这些基本信息影响还不算大,偶尔有一些骚扰电话,可是以后长期积累下来软件使用数据,个人敏感信息被传播出去,这样对世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目前无法预知。
隐私与便利,目前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为了便利,随意注册各种平台,自己的隐私权利保护意识还是太薄弱。所以未来的世界数据更宝贵,个人的隐私数据也是很稀缺的资源,不要随意贪图便利,注意敏感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