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让自己更加值钱
这里讨论的“时间价值”指的是“单位时间的售价”。
比如上班族朝九晚五8小时工作制,或者其它打工类型,薪水是按天结算或是小时结算。这其中的关键是“薪水的多寡”和“工作时间的长短”。对于传统的上班族,薪水是固定的,上班时间是固定的,单位时间的售价波动不是很大。
提高单位时间的售价方法不外乎有——薪水一定的情况下缩短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涨薪。这种方法简单的把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与单位时间的售价挂钩,于是经常会不由自主的出现两个简单粗暴地选择:
要么是磨洋工要么是跳槽喊高价。
上8小时的班只干4小时的活,算下来也是人为的把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抬高了2 倍,或者频繁的跳槽,利用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获得更高薪水的目的。这两种方法经常被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实在是普通不过。可真正的事实是没有人任何一个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财富自由,反而听到更多是离职和被辞退的消息。
也就是说,磨洋工和跳槽喊价最终得不偿失的是自己,而不是那些老板。虽然这两种方式大有市场,甚至是见惯不怪,但是这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何真正有效的提高自己单位时间的售价,也就是说如何让自己更值钱。
2.“我在这个的工作中有没有获得成长”。
这个简单的标准就可以区分出你是为老板打工还是为自己打工。
有的人可能会说,面对没有太大成长但是高薪的工作怎么办?
首先,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况真实存在,但是从就业数据和整体观测来看,这只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
其次,“没有太大成长”是什么原因?是个人主观还是客观存在,若是因为个人自身原因不能从中获得成长,问题发生在主观方面,那么需要做的是清醒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估值),寻找机会锻炼提升自己;若是因为客观存在,自己难以获得长足的成长,那么面对被高估(估值大于价值)的自己,你是心安理得接受还是寻求突破,取决于你自己的实际状况——为谁打工。
因为有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为老板打工的人关注更多的是自己是否拿到了更多的薪水,而为自己打工的人关注更多的是我有没有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长(不是说薪水不重要,而是说为老板打工获得薪水和为自己打工获得成长相比,后者更重要而已)。
而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必然被低估(价值大于估值),那么涨薪甚至被高薪挖走或者自己单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前面说过没有谁是通过磨洋工或者频繁跳槽而获得财富自由的。这些都基于“单位时间的市场售价”必然是有上限的,是有一个玻璃顶的。
而那些选择不断成长的人,终将遇到那个玻璃顶,并”必然“冲破那个玻璃顶,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事实上都是为了那一刻在做准备。
看看那些削尖脑袋去“明星企业打工”或者无论如何也要“去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们,他们并不仅是奔着那薪水去的,而是因为在那里能学到更多的有价值的经验。事实上,大公司的薪资待遇有的时候并不见的多高(甚至比不上一般的事业性单位)。在明星企业里(比如腾讯、阿里、华为),在大城市(比如北上广深)竞争更为激烈这个环境本身就可能是很大的优势(相比体制内安逸稳定环境)。
3.你是被低估的吗?
面对薪水的高低,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能力素质是否配得上自己时间的“报酬”。也就是说衡量一下自己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
若是自己被高估了(估值大于价值),没有必要窃喜也不必惊慌,努力的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在工作中积极寻找和创造成长的机会,为自己打工并顺便给老板打工已经是我们达成的共识,因为我们有一个不可逆的认知——“为自己打工”才是突破玻璃顶的最佳策略。
若是自己被低估了(估值小于价值),不要抱怨,更不要停止成长的脚步,事实上,你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只有不断的成长提升,你才有被低估的可能啊,这难道不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成长的肯定吗?!
无论是从给老板打工到给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板(彻底给自己打工也不错),还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成长、积累,最终获得“成为别人的老板”的资格……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单位时间的售价”是存在玻璃顶的,而个人的持续成长必将带来自己被低估。
4.迅速起步的一个小窍门
让你迅速起步的一个“小窍门”就是想办法和对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长。比如你的老板、你的上司、你的合作伙伴。跟上他们的步伐、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像他们那样去做事,如同你就是他们一般,共同的成长将以此为基础,不断打磨自己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工作中快速起步或者是融入新的集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简单易学实用的小窍门, 不要忘记了。再次重复一遍“想办法和对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长”。
最后,认真想一想呗,这个小窍门如何运用于生活之中——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夫妻感情、提升育儿效果等,认真思考一下呗......
本文参考李笑来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