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蔷薇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长大以后,我们才深深地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让我们如小时候父母待我们一般,陪他们一起看日出日落……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所有的父亲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父亲节来临,不禁想起我在老家的为家、为儿女操劳一生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普通农民,同时会点小手艺——制做牛角刀、单刀和三开刀。这手艺是在乡里的五金厂学的。
父亲16岁就进厂当学徒,一直到四十多岁五金厂倒闭,父亲就自己在家里做,然后批发给一些小商贩卖,这成为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父亲就是靠一锤一锤的敲打,一锉一锉的制作,给家里盖起新房,给哥哥娶了媳妇,供我上了大学。勤劳的父亲双手已无完肤,刀口一道叠着一道,青紫不断,老茧横生。每每看到父亲的双手我心头疼痛难忍,眼眶湿润,鼻子发酸。
儿时父亲给我的感觉:有时严厉,有时随和,有时幽默,有时让人难于理解。
上初高中时,每次收割庄稼或者插秧等下地干活的事,父亲总要选在周末,想逃都逃不掉。一天下来,累,痒,灰,腰酸背疼腿抽筋啊!偶尔也会抱怨父亲几句。父亲的回答是:“就是故意要你们体验一下,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如果以后不想吃这种苦,就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了!读不好书也要学好种田,以后才有饭吃。”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父辈对饥饿的恐慌,才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才发自内心地感恩,是父亲让我从小学会自立自强。
初三那年,父亲病了,病得很严重,已经不能干活。父亲很灰心,总想着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父亲不支持我上高中,他怕母亲一人承受不了供一个大学生的重负,也怕我考不上大学而白白耽搁三年。
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我还是上了高中。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我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竭尽全力替母亲分担一些家务。
幸好,我高二那年,父亲病情有了好转,可以下地干活了。那天父亲和我一起在锄油菜田时,父亲说:“孩子,现在你的学习有进步,我身体也好了。你就好好读书吧。”
听完父亲这几句话,我鼻子一酸,眼睛湿了。怕父亲发现,赶快背过身去,极力控制住那不争气的眼泪,不能让它掉下来。这是快两年的时间里,父亲首次支持我上高中,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从此以后我更加努力,心无旁骛的学习。
年轻时的父亲体弱多病,常年不能碰冷水。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都没有洗过衣服,没有做过饭,只有大年初一热一热除夕之夜吃剩下的饭菜。
我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结婚生子,母亲来给我带孩子这十年里,父亲学会自己洗衣做饭,不碰冷水的父亲就用温水洗菜洗衣服。
父亲现在已年近古稀,还放不下手中的锤和锉。我多次劝父亲别做铁艺活儿了,该歇歇了!可一生劳碌惯了的父亲闲不住,还是坚持要做。他说是为了打发时间,也可以减轻儿女的负担。
这就是深深的父爱。父亲的爱如海一样深,如山一样稳,越是沉稳越让人心疼。父亲不善于表达情感,他对母亲的爱,对子女的爱都是用行动来证明。
操劳的父母一生只为儿女考虑,不惜委屈自己,不惜独自吞下生活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