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越过越有味

01

光阴不停步,转眼狗年的春节过半。

昨天傍晚,在超市购物。偶听二人对话:年又快过完了,没有从前过节的味了,没意思。

那时候盼过年,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有压岁钱,能放鞭炮,热闹,年味十足。

现在过年没意思?真的吗?

02

过年的有还是无味,不在外界,而在心里,是一种生活态度。

生活拮据时,一件新衣、五角钱压岁钱、一把花生、一块糖、一碟白多红少的红烧肉,让人觉得幸福满满,除去中国人传统的亲情团圆,还有是对物质的一种期盼。

而今,美味佳肴满桌,电视春晚节目缤纷,只要你喜欢,参加有奖活动,运气好还能挣钱。人们反而觉得没意思了。

为怀念过去的日子。于是,有人不顾空气污染,任性地花上几千大洋,在禁放区放上串串烟火,用以发泄,找回过去的年味。

03

年味被自己的不知足掩埋。

正如老子所讲:“知足之足,常足矣。”  常觉得满足,永远满足,幸福、有意思就会来敲门。

其实幸福就在身边。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满足孩子们一年的希冀,父母要精打细算。

而今,过年愁的是七天吃的肉别长在身上。

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春节的有意思,是团圆,是给父母一个拥抱,让肢体传达浓浓的亲情;

是母亲将爱溶入亲手制作的佳肴里,让从远方回家或日常工作忙碌的的孩子们尝到家的味道。

是儿女们健康快乐的笑脸,工作的上进,小家的和睦。

是帮妈妈洗个碗、帮爸爸捶个背,正如老子所说的:以小为大,在孩子细小动作中,体现最大的孝,让父母体会到孩子的爱。

是陪着父亲聊一会儿天,给他最好的礼物。

七天长假,还有工资,以前从来没有想过。

七天里可以实现对孩子的承诺,带他(她)去动物园看狗年小狗的表演,用这空闲为亲情加分。

全家团聚在年夜饭桌前里,吃的是饭,享受的是亲情。

一家人团聚、和睦、健康就是年。

04

人生的不满足来源于想要的太多。幸福就是向后看。与自己的过去比,看还不如你的人。

回家过年能叫一声爸妈,就幸福,有多少人已经没有这个幸福,只能在心里叫着爸妈。

中国在5年内已有三分之二人口脱离了极端贫困,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也就是二千多万人还在极度贫困线上。他们的孩子最大的愿望是能见到爸爸和妈妈。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与快递小哥的对话视频,“叔叔你的快递能到北京吗?”“可以啊。”“那你把我快递到北京吧,我想我爸爸妈妈了。”与他们相比,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在人们团聚时,有多少战士坚守在祖国的边疆,为了我们的幸福保驾护航。。

节日期间那些在病房与死神搏斗的人,那些在一线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人相比,平安、有闲就是幸福。

05

幸福是一种能力,获得这种能力的捷径就是读书。

当有些人在哀叹没意思时,图书馆里,有放多人正在充电,读了一本没有时间读的书。脸上洋溢的满足。

读一本好书,解开了生活工作中的结,豁然开朗,是幸福。

点一柱檀香,沏一杯清茶,画一幅画,写一篇大字。宁静与安然留在眉宇间,也是幸福。

互联网的诞生,足不出门,可以学到任何你想学的知识,人的境界得以提高,可驰骋中外,古今,获得及大满足,更珍惜当下。

电影《荒野生存》中有这样一大段独白,其中心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是你的。看似有点虚无主义,无所作为,其实有它的道理,就如老人们常讲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样。

泰戈尔曾经说过:我问你们,也问我自己,我们有什么,……”

是的,我们什么都没有,在浩翰的宇宙长河中我们的一生只是一瞬间,属于自己的是当下每一天的快乐。

别想的太多,人生要有够,过好每一刻!

06

时间在流逝,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过年的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外在的物质热闹为主转为更多样化。

过年有意思的内涵、外延更丰富、更伸长了。人们有多种选择。可出国游、可国内游、南方人喜欢雪到北方,北方人喜欢阳光、海与蓝天到南方。国富民富,生活越来越好。

祖国的富强,让年年过的越来越有味道。

物质的多寡不代表幸福与不幸福,灵魂有幸福和不幸福。幸福在自己手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