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的过程
只有一个学习,他只有一个成绩,所以,到最后他毕完业,他俩眼一抹,什么都不懂。
超前学习有两个弊端,第一个小孩会累,第二个小孩会皮,这两个问题,都会严重的打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什么叫小孩会累,就是我要说,小孩的精力其实是有限很宝贵的,你别看他的桌子前面一坐,能够坐一整天,但是真正高效的学习时间。 每天就这几个小时,比如了个小时,比如4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这样, 都是打酱油混日子的,这个是实际情况, 每个孩子 ,你强行延长他的时间去打疲劳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如果你亲手带过孩子,你真的跟孩子相处过,那你回忆一下实际的情况,你肯定会支持我这句话。
那既然他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就那三四个小时,我肯定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中等生或者中等 偏下的学生来说,本身基础打的不是很扎实 那他想提升分数,这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就应该用在复习上你不能看人家超前学习。
你也跟着超前学,人家报班你也报班,把时间精力全痕费了,把每天有限的那三四个小时全浪费了,要等他终于忙完了新内容,好不容易有时间复习的时候,是不是早就疲惫不堪那还有什么效果呢?成绩不就一直差吗?
然后说第一个,孩子会皮,就这么一个知识他花几个小时提前学过了,那等他上课的时候,他就很容易下意识就觉得这个知识点我不用听了然后,他又会神游,又会开小差,又会发呆,是不是等于把上课的时间,又全给浪费掉了,这个就叫皮了.
所以,两个结合起来呢?等于孩子冤枉,多花几个小时的体休息时间,去学了一些没什么意义的新东西,反而把该好好复习的旧知识全部忽略了,然后等到课堂上真的该学这些新东西的时候呢?又跑神又浪费时间,是不是双输啊而且这个不是一两个小孩子,这是普遍现象。
所以,不是他不听话,不是他不 能集中注意力,而是人性使然,这个事的逻辑就是错的。 下次别这么做了,那你说我们完全不预习吗?
也不是,而是你应该把每天有限的,效率最高的三四个小时,尽量用在复习上,一定要多回看,多把基础打扎实,至于预习,你最多给他5分钟,让他把下一个章节的东西随便看一眼,觉得可能比较有难度的,就把他圈出来,圈出来就行,不要去研究,不要去超前学习,做个标记,等到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个点的时候,重点认真听就可以了,这才是效率最高的预习。
学习只是人生中一个小的过程,他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结果你要意识到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即使他如你所愿考上大学,出完社会,刚刚开始,不代表他起拿出大学这个学历来了,他就一定能发财,一定有往定的工作了,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学包分配,从你这一个开始都已经没有了。
所以,你要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一个过程,不要把他身心搞出问题来了,陪伴不要去贬低人家,人家作业不懂的问你,你直接说。但是你不要去骂他,什么上课没有听,这道题我跟你讲过多日遍了,你记住了,哪怕这道题,他今天会做了,他明天可能又忘了,你可能又要跟他讲一遍,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能好不容易你给他学习习惯美养成了,他可能你稍微脱离一个星期,或者脱离了天,他又开始懒散了,这很正常 。
你只有不断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过程,才可能把他学习习惯,把他这些东西培养起来正常来讲,读书他就是一个过程,出来的时候还是从头开始,人家反过来说,妈你这个家里有没有给我准备,他想做点什么事情,掏不出来钱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很多时候,教育本来是消费行为.能读尽量读,如果孩子真的不擅长,你不要把过分的希望放在他身上,你反而应该把这个钱花在刀刃上,留在以后教育分流的时候用。
比如,现在是初中以后应该是高中,到你孩子这一代,应该可能是高中那高中分流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依据家的条件去留学,或者说是在国内读个大专,读个职业院校,那个时候就有得选了,学习只是一条路径吗?网上各个都是985、211,就算是读出来,然后呢?又如何?今年应届多少毕业生呢?为什么人家痛苦上来迷茫说我今年刚毕业我很迷茫?为什么?
因为,在他的往年的这么这么长的时间以内,家里人只告诉他好好学习就行了,所以,他最终把学习搞定了之后,他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啊!因为他过去的人生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任何的重心,他有一个学习,他只有一个成绩,所以,到最后他毕完上,他俩眼一抹,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