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母亲的礼物”,讲述了一个孩子在13岁生日那一天,母亲给了他一个特别的礼物:自由。
我们家的小儿子刚好13岁,初二,已经进入青春期。我在这篇故事中,看到了一位智慧母亲的聪明之举,她敢于放手的勇气和魄力,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鼓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她明白,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孩子的人生终究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要靠他们自己去把握,自立、自省、自强、自我奋进。父母的智慧和经验可以适当地传授,教会孩子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要让他具有掌控自我责任行为的能力,自己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
【放手】
首先,家长要敢于放手,舍得放手。大胆地给孩子体验尝试的机会,孩子才会从中有感悟有突破有成长。这次参加了心智班的家长都学到了8020法则。这个法则也是告诉我们,家长要尽量放手,让孩子做80%以上的事情,家长最多做20%以下的事情。
在一年多以前,我也是老母鸡式的的妈妈,洗衣做饭卫生,包括儿子的衣柜书柜,我都定期整理,自己能做的全都做了,始终给孩子营造整洁舒适的环境。我一直无怨无悔的做着这些事情,觉得既正常又安心。
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作业,就是吃饭睡觉看电视,家务活完全不参与,出门来去也全是车接车送,周末补习班十来分钟的路程,他爸爸也总是开着车提前送过去,又准时接回来。
直到儿子都小学毕业了,老公还在帮他系鞋带,因为鞋带老是要掉。每当看着满头白发的老公,顶着大肚子,吃力地蹲下身给泰然自若的孩子系鞋带时,我的内心就百感交集,既为父母对孩子本能无私的爱而感动,又觉得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学习责商教育后,在谭院长的谆谆教诲下才明白了,人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担当创造,一个是惰性贪婪。只有让孩子从小多动手、多实践、多承担,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去感知艰辛,收获快乐,才能磨砺坚强的意志,也才能拥有他自己的真实的人生体验。
从潼南优品实战班实践回来后,儿子变化很大,尤其变得大气,能吃苦。现在,每逢周末,尤其是这次心桥班学习回来,我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在忙碌的学习中,承担属于他个体的责任和家里的责任。
星期天,儿子10:30要上数学一对一。他像往常一样,临上课前10分钟,才收拾好书包,很自然地跟我说,“走吧!”我淡定的回答,“我早上就提醒过你,自己走路去的哟。”他愣愣地望着我,说“我以为你送我去呢。”我平静的回答,“自己去,抓紧时间吧!”孩子乖乖地“哦”了一声,既没有生气也没有抱怨,话不多说,就麻利地背起书包穿上鞋子出门了。照平常走路计算,一般要花15分钟时间,他肯定会迟到的。没想到,中午放学回家时,儿子告诉我,不仅没有迟到,还提前了2分钟坐到位置上,因为他是跑着去的。我及时表扬了他,说他既遵守时间按时上课,又利用走路的机会锻炼了身体。儿子高兴地说,“下次我要再提前一点时间出门,就不会那么心慌着急了。”
儿子除了自觉自愿完成家庭作业、复习、上补习班外,还做了很多家务事。一个人去买菜呀、帮我取快递呀、饭前端菜拿碗呀,都是开开心心、毫不推辞。那天,我让儿子把蒸锅里面的东西端出来,他用一只手去揭锅盖,滚热的蒸汽从掀开的一方跑岀来烫着了他,我静静地站在旁边,既不心疼,也不指责。不让他自己尝试经历,他什么时候才知道正确又安全的做法呢?
我发现学了8020法则,我对孩子更敢于放手了。孩子在做这些看似零碎的小事的过程中,也多了一份充实和快乐。都说爱做家务的孩子更聪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就促使孩子去思考、去分析、去总结。同样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也敢于放手。学习,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得多少分考多少名,都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而来的,这样的成绩,更是孩子的实力展现,孩子更有成就感,孩子在成长中也更有主动性。积极努力、主动成长,这些,远比分数和名字重要的多。
上面这篇故事中的妈妈,她说了一段话特别令人深思,“在人生中,每个人迟早都必须开始做自己的决定。我曾见到过许多年轻人,由于他们父母的放任,犯下了可怕的错误,而通常这是在他们离家去上大学,没人给他们引导的情况下。我看到他们迷失方向,甚至永远堕落了他们的灵魂。因此,我想早点给你自由。”
在家长精品班,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考大学前,孩子都没有问题,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有的可以说是品学兼优。可是一考上大学,反而没了目标没了方向,在大学里混天度日,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家长在家里松了一口气,孩子在大学里却已经过得不像人样。
更有甚者,因为从小被溺爱包办,缺乏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一上大学离开了家,却寸步难行,完全不能自理,对自己独自在外的生活和学习充满惶恐,干脆休学回家,成了闭门一族。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的责任化过程。穿衣吃饭,锻炼劳动,读书上学,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好多家长错误的爱,自私的爱,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所以,责商教育明确告诉我们,放手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青春期!青春期放手好处多多。就像故事里的妈妈所言,“宁可现在放手,宁可你现在犯错误,因为你在家里,我还可以给你建议和帮助。”
然而,放手成了家长的一大难题。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只笨鸟”和第四只笨鸟的故事吧?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有意无意地成了四只笨鸟中的一员,要么对孩子不尽人意的现状焦虑暴躁,唠叨指责,简单粗暴。要么对孩子充耳不闻的态度无计可施,无奈又无力。要么对孩子没有希望的未来忧愁万分,惶惶不安。
问题在哪里?这些焦虑、无奈、惶恐的背后是什么?在这次心桥班的学习中,我也从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
【心模】
上面这一则故事中,最后一句话令我们特别向往,“在我们家庭里,荣誉、爱,以及对智慧经验的尊重,一直是我们家庭所珍惜的。”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心模,是我们不断修炼、提升而追求的理想的心模。
心模有正有负。一个正向良好的心模,会让我们努力而不懈怠,每天都能发现和感受到生活之美。而上述家长的种种不如意,正是因为心模出了问题,在他们心中,居住着这样那样的心魔。
比如你对孩子不敢放手,是因为你有一个不信任的心魔。而不信任是对孩子的极大的不尊重。任何事情都是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你的不信任不尊重也会迎来孩子的排斥反感,甚至避而不见,能躲则躲。所以两代之间沟通难、交流难就成了普遍的家庭现状。
因为不专业、不艺术、不智慧,给孩子心灵带来创伤和影响,家长们却还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这样的家庭也是屡见不鲜。
我们家两个大儿子,20好几,都已经在外上班。以前,他们和爸爸之间的交流很少,他爸爸想请他们吃餐饭都不容易。学习责商教育之后,他爸爸才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他不再一味地指责批评,而是尽量耐心地询问,平和地探讨。爸爸的改变渐渐换来儿子们的信任和理解。他们说,以前很不愿意回家,一回家就像是跪着的奴隶,爸爸在他们心目中就像皇帝一样高高在上。现在遇到什么事儿,他们愿意找到老爸商量,向他请教。每周一次的聚会上,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其乐融融的。
这个周末,我在做这次研修班分享选题的时候,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便向13岁的小儿子征求意见。儿子首先问我,“你听课的对象是谁?”我老老实实的回答,“是家长,而且是家长和孩子都报了全套课程的老家长。”儿子再问,“那你知道他们最想听的话题是什么?”这也正是我思考的问题,我想了想说,“应该是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吧。”儿子笑着说,“那就对了撒,就讲这个话题。”于是,我趁热打铁,虚心地问,“儿子,那你觉得爸爸妈妈的交流有问题吗?想一下,正好给妈妈提供一些素材。谢谢你哦!”并且马上拿出了纸和笔,开始把儿子说的话认真地做了记录。
亲爱的家长们,下面是我儿子总结的几个家长类型,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1、自以为是型。当孩子有什么事情回家向爸爸妈妈倾诉的时候,大人妄加评判。当孩子想要再表达,大人又迫不及待地纠正。孩子的倾诉和表达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因为家长的一再干预、纠正和评判,孩子干脆不说了,不想说了,懒得说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嘴巴合拢了,心也关上了。长此以往,回家对父母说的话就越来越少了。
2、唠叨型。或许你还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孩子已经把你的模式全部摸透了。大人上句话还没有说完,孩子就知道你下句话要说什么。长期的唠叨、重复,孩子听得厌烦。很多的话说的不在点上,正在说这件事情,突然又跑到以前的类似事情或者是别的事情上。孩子觉得你在翻旧帐,非常反感。所以要么应付你,要么学你说话,要么充耳不闻。你越抓狂,他越无所谓。
3、干扰型。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大人会想方设法地让他释怀,希望他迅速走出来。于是便和孩子玩笑、打闹,逗孩子开心,其实孩子可能会更烦,因为这个时候他想要的,只是安静,安静的和自己的情绪呆一会儿,或者他希望自己去处理自己的情绪,不欢迎别人的参与。
4、参与型。有的家长恨不得两只眼睛就钉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一举一动尽在眼下。孩子作业时,一会儿去看看他写的字工不工整,一会儿又问问他作业完不完得成,一会儿又查看他手机是在查资料还是在玩游戏,一会又提醒他时间不多了要抓紧,一会儿又端上水果捧上水,生怕他饿了渴了。孩子需要安静和专注,可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打扰中,孩子的思考被中断,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以至于看似天天都捧着书本,而成绩却每况愈下。
5、过度型。包括过度表扬和过度批评。比如当孩子稍微有一点进步,就进行大量的物质给予,孩子的上进心和成就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便容易出现时升时降的不稳定状态。再比如,对孩子表扬不分场合,当众说孩子感到害羞的事情,儿子说,他在做牛屎饼的时候不怕脏,第一次就做了70个,对他是一种突破,但是他特别不喜欢他爸爸向别人提起这件事情的样子,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我感谢了儿子分享,表扬他总结的很好,很有代表性。同时我问他,“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那我们怎么样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矛盾冲突呢?”儿子说,“家长要信任孩子。”我表示认同,问,“那孩子怎么样可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呢?”儿子说,“孩子自己努力管好自己,让爸爸妈妈放心。”我心里暗喜,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两个这样那样的心魔,揪出来,审视它,是要留下来继续被它控制和折磨,还是毫不犹豫把它赶到九霄云外,从此心里清明平静,理性而智慧地面对生活。当您控制了心魔,优化了心模,您和孩子之间就达到了一个理想的状态。那就是—
【心聚】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一对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把自认为最好的东西、最好的途径、最好的享受全给了孩子。我们谁不想成为自己孩子的人生导师,盼望儿女顺利成长啊!大家说是吗?
“人之初,性本善。”谭院长经常说,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孩子的家长和老师。看看那些幼小的孩子,一个个无不像天使般的纯真可爱。
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并不全都像我们想象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省心。有的甚至变得让我们不敢相信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自己用心爱过、用心培养起来的孩子啊!说到这里,我相信很多家长一定深有同感吧。
是因为不专业,很多家长无经意间成了一个不合格的导师,一个乱导的导师。众所周知,我们结婚要个结婚证,孩子出生要准生证,开车上路要个驾驶证,而父母,作为一个最神圣的职业,却从来没考个上岗证。
我们仅仅是凭着上一代人的教子模式和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着我们现在的孩子。殊不知,时代在变化,观念在更新,物质时代已经过去,精神时代已经来临。所以我们要学习,要改变,要赶在孩子成长的暴风雨来临之前,成为合格的爸爸妈妈,成为合格的爷爷奶奶,全面优化家庭的人文生态环境。这样才能让我们让孩子少走弯路,不入陷阱,也才能让我们家长身心解放,少受痛苦折磨。
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系统的历练过程,家长是一项永不退休的职业。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我们既要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和经历,又要用心观察和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做到人生全程不偏航。用心不仅仅是动嘴动眼,更不单单是用手用脚。
多少父母就像第四只笨鸟一样,带着儿女飞了多少年,儿女就是不飞,或者飞得很慢,可是到了责商教育,经过系统的心灵孵化之后,孩子回家就飞了,咋这么神奇呢?那是因为爸爸妈妈学习后,改变了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成了合格的家长专业的家长,两代人之间达到了同频共振,沟通顺了,交流多了,隔阂少了。即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时,“1:99”,简单的两个数字,就让双方之间瞬息尽释前嫌,和好如初。
我们无比欣赏的谭力鸣,他在20几岁的年纪,能拥有如此成熟、理性、缜密、睿智的思维和明确清晰的人生方向,不仅高责商,而且高情商,高财商,真正集万商于一体。那是因为谭院长,在为人父母之前就想明白了四个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谁来培养?怎么样培养?所以从他负一岁开始,谭院长就给他做了顶层设计,即便再忙再累,每天父子俩都要进行心灵拥抱。
正是因为这样坚持不懈的“不打不骂,心灵孵化”,让他们两代人的心紧紧地聚在了一起,达致了完美的心聚状态。力鸣不仅心怀世界500强CEO的梦想,而且在责商事业上和谭院长齐心协力,为传播责商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在我们责商大家庭中,有很多优秀家庭,运用心灵拥抱,和孩子之间轻松搭建心桥,从心距到心聚。新生老师家庭是我们的楷模,他们在心灵拥抱的基础上加上了每日感恩,到昨天为止,全家一起已经坚持了480天。那天,在和晓斌老师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在心灵拥抱、感恩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今日闪光点”,从正面进一步肯定和强化了孩子的每日进步和闪光点,孩子更积极,更乐意地做心灵拥抱了。可见智慧的家长们总是在不断地优化着、改进着。
亲爱的家长们,事实证明,今天你家孩子的状况是由三五年前你这个父母的选择决定的,而三五年后的孩子状况是由今天决定的,儿女未来三五十年的人生命运是由今天开始的三五年父母教子模式决定的。
再次借用上面故事中的一段话,“她总是给我最好的建议来修复我人生中的裂痕,我从来都不会像其他青春期孩子一样怨恨她。事实上,这个让我们更加亲密无间。”如果哪一天,我在我孩子的心中有这样的印象,那我将感到无比幸福,那将是我这一生最有成就的事情。为此,我将不懈努力。
父母要有大智慧,儿女才有大前途。古人云:人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不尽。今天,我们都在为了自己儿女更有前途而做出改变,很多的家长朋友纷纷加入讲师班,尤其是爸爸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和榜样,这是非常可喜可贺的。
我相信,在谭院长的用心培养下,在志勤老师和班委们的积极引领和带动下,我们这一群积极上进、不断改变和突破的家长,我们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家长进一步,孩子进十步。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更多的孩子,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责商,真正践行责商,努力传播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