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加了一位同修,简单地聊了一会儿,他说了几个修的比较好的同修,推荐我关注一下他们,说自己都想攀缘他们向他们学习。
我觉得别人的修为是自己的,再去向别人求法自己也不一定体悟的到,所以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缘其他人。
我说可能是我浅薄了,他说我在取笑他,我确实不是取笑,非常认真。
去年我还以为清明是一项一项练出来的,瞎子之耳听世界,聋子之眼观世界,同修姐姐说这确实是一种方法,但不究竟,那个时候哪懂什么究竟,哪知道为什么不究竟,理解不了,同修姐姐说的话,耳朵听懂了,心没体会到。
后来由于我比较懒散,以上方法也没有实施,得亏我没实施,不然我可能先体验一年聋子,再体验一年盲人,两年后我修出了小狗狗的绝活——耳聪目明……想到这忍不住想笑一会儿,哈哈哈哈……
由于这段时间经常会去别人直播间听他们讨论,就认识了更多同修,看到了修行界更多的现象。
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的是大部分人都学了很多佛法理论知识,读了很多经书,我是没学什么经书的,也不太知道他们说的那些名词,大家在直播间谈经论道,争来争去,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刚开始我会忍不住上去怼,说他们作为修行人一点都不反观自照,在这里卖弄学问,我无法包容这一类搞理论的,同样直播间里有跟我一样的,也有其他方式的,总之就是谁也不服谁。
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在指责对方说的不对,对方的修行方式不对,对方修偏了,还有人语重心长地劝大家先把生活过好再来谈修行吧。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说把生活过好这个事,我不认同把生活过好再来修行这句话,怎么算是过好了?什么标准?这个谁都说不出来,要么说的难以达到。那么问题来了,生活过好难道不是我们自然而然要做的事吗?就像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出门要穿衣一样,不是说我修行了我就不吃饭了不喝水了,这不是颠倒了吗?
再来说,你不修行了,你一回家地也不拖衣服不洗,孩子不照顾,沙发上一躺打游戏,这个时候你没有修行,那么你打游戏刷抖音的时候,怎么不想着把生活过好呢?很多人就是信口雌黄,因为语言不需要成本啊,他一段话说出来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却有很大可能就会断人慧命,现在社会人这种人太多了,抖音里面,评论区一抓一大把,尽显“人性本恶”。
跑了一下题,接着说上面的,一如当初的不理解究竟,现在的不理解攀缘,大概也是不究竟。
所以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真的理解呢,就是机缘,也就是学佛的人经常说的资粮到,业力就像一棵树,一棵树上面的果子也不是一天成熟的,哪个先熟就摘哪个。
所以啊,我们不用急着去度人,去纠正人,果子不熟的时候,你摘下来也吃不成,因为它不熟它苦啊,但它总有一天它会熟的啊,你多等几天,他就熟了,熟了就可以摘了。一个人他的基础能承载起多少,这个是有数的,用他当下根本无法理解的东西,去强行度人,这个就是你自己的执念,不是别人的错,不是别人偏执,你把自己驾于比他高的位置,却没有看清他,这就是你的错。
强行度人既给别人添烦恼,又给自己添烦恼,何必呢?随顺因缘,随顺当下,说一句“你说的对”也并非不可,最高明的反驳是让对方自己反驳自己,他总会悟的,我们只需随机轻轻一说,这个种子就在他那里种下了。
不光是修行度人,生活中,朋友,同事,亲人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很适用,明白了当下不能改变,也不一定非要当下改变,还有什么情绪?还有什么愤怒?还有什么烦恼?
同修们经常说提起觉知,和别人吵架的时候我愤怒了,哦~我要察觉到我愤怒了,于是如此察觉个几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说的这个就是最便捷最快的方式,去修习这个世间法,我现在看他们都很可爱,有时候我会逗逗他们,我不再为他们执着而烦恼了,多方便,多快捷!
本来修行日记的东西是不往这里发的,但为了保证简书文章质量,又对大家有益,就发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