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人类简史》,本来想着写点什么,但又没看完,不写点什么好像又对不起今天,这纠结的小心脏,睡觉前扒拉了一个章节,十九章,关于快乐。
这个假期我以为我明白了快乐的真谛,平静啊,不焦虑,这不是最淳朴的快乐吗?(仅仅几天而已,现在看来,几天前的自己太自大了,居然还弄明白几千年来哲学家都弄不懂的问题了?自大自负啊)
因为这一章让我越来越想不明白什么是快乐?
就如同我小时候认为长大了可以经济独立了,有钱了,那必定快乐很多,而且钱要越多越好。可是作者举例了,过去五个世纪里,物质财务不断增长,现在的人类不一定比过去的人快乐啊?经济独立的我们现在不是也常常怀念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吗?经济增长和自立自强都不一定能让快乐,国家意识形态也不是决定快乐的关键因素。
有次看到李银河说的一句话,她说人生活在哪里、在哪个国家都不重要,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重要的是生活内容的纯粹与美好。那快乐就是个人内在的感受,是一种主观感受的幸福。
我没看这个章节之前很笃定的认为这是快乐定义的终极答案,可作者又从生理学、心理学和宗教等各个维度提供了例子来注意说明,对快乐找寻和定义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如此简单。其中佛教的观点让我深感自己的知识面狭窄,作者是这样写的,他说佛教所认为的快乐的关键在于追求真我、真正了解自己。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的感觉、想法、好恶组成了自己,但这是一大错误。我们这一生,有不好的感受的时候都想要避开不好的感受而去追求其他所谓的正面的积极感受,但我们从未发现,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
欲望的满足、主观良好的感受已经不是讨论快乐的重点了,重点要回到我们是否了解自己,这不是千百来年哲学家从来没讨论明白,人类目前为止也搞不懂的事吗?这是不是从哲学绕回了宗教?
正在我焦躁着今天啥收获啥结论也没有的时候,我想起了一句话劝劝自己,看个书而已,别太功利了。梁文道在《悦己》里写过这么一段话,读一些无用的书(绝不是说这书是无用的),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以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想想这,觉得自己脸皮不薄,开始为自己贴金了,突然明白今天的收获是啥了,发现自己很虚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