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劝吃饱饭。听人劝的前提——必须是被劝的人要有一双识人的慧眼。先要知晓劝人者的真实用心,权衡事情的利弊,然后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决定。
欲练慧眼识人的本领,就要见各样的人,经各种的事儿。历练最好的地方,在市井。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应有尽有。
刘邦从小混迹于市井,见惯人间百态,所以最懂人心。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媼武负贳酒”。却用自己的方式还钱,还人情。“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刘邦和项羽最大的区别,在于刘邦懂人心,知人性;项羽则相反。项羽从小被叔叔们呵护,任性,跋扈,甚至有点自以为是,处处要胜人一筹,遭人记恨,成为众矢之的。
刘邦和项羽算战友加兄弟,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高歌猛进入关中,封王得天下。一个抱憾垓下,引颈乌江。
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刘邦的性格优势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刘邦深知交友之道。刘邦结交了一位能直接提携帮衬自己的上司,并把这位上司处成自己一生的、披肝沥胆的朋友。
年轻时的刘邦是混混,但绝对不是无赖。混迹于市井,却结下了生死之交的萧何。刘邦起家,得力于萧何的鼎力相助。
萧何助力年轻时的刘邦,干成两件事儿:娶了媳妇吕氏;由流寇变成沛公。
萧何在沛县县令的迎宾宴上,帮假写万元礼金拜帖的刘邦,登堂入室,成为座上宾。使沛县县令的好友吕公,在酒宴上把亲闺女许给刘邦。
后刘邦在送人去服劳役的途中,放走众多服苦役的人,估计回去无法交差,小小的亭长也做不成,索性带着自愿跟随的人做了流寇。
秦二世元年,陈胜揭竿而起,各郡县的人纷纷杀掉当地的最高长官来效仿陈胜。
此时,沛县县令害怕被杀,想自己起义。萧何和曹参一看兄弟刘邦回归的机会来了,就劝沛县令:你身为秦朝的官,却造秦朝的反,不能服众,沛县的人恐怕不能听啊!
我们有个主意,不如你招募那些流亡在外的人,怎么也有百十号人,用他们来挟制县里的民众,谁敢不听呢!
沛县县令派樊哙把刘邦找了回来,这时刘邦的手下已有数十百人。县令一看大事不好,这不是引狼入室吗?萧何、曹参分明在害我,哪里是在帮我!
萧何、曹参发现不妙,连夜逃跑去找刘邦。刘邦顺势杀了县令,被百姓推举为沛公。
其二,刘邦的性格能屈能伸,懂得及时止损,借力打力。不像项羽那样刚而不屈,宁折勿屈,单打独斗,做事只凭一己之力。
秦二世二年,秦派兵围剿刘邦,刘邦带兵突围走了,留雍齿守住丰。结果雍齿背叛沛公,投靠魏人。刘邦带人欲夺回丰,没打赢,刘邦病倒,回沛县。
刘邦知道身单力薄,凭一己之力,很难夺回丰,便想借他人之力完成心愿。
先计划投靠东阳宁君、景驹假王,不想与东阳宁君出师不利。刘邦却意外在砀取得小胜,收得兵将五六千人。刘邦领着这群乌合之众回到丰,人数增加,战斗力却没有提升,还是不能打胜仗。
这时刘邦听说项梁在薛,项家世代为将,兵丁训练有素。刘邦赶忙带人去投靠项梁。项梁调配战斗经验丰富的将领十人,兵五千人给刘邦。刘邦这才去攻打丰。
刘邦自己的部队不行,就找有实力的军队,借助他人之力打胜仗。
而刘邦的战友项羽,每次出征率领着自己的嫡系部队,从不向他人借兵,的确有实力。战斗力非凡,几乎是长胜将军。但单打独斗之人属易招黑体质,打赢遭人羡嫉,斗输遭人诽谤且落井下石。
所以在职场,不管自己有多大本事,切记不能呈英雄,要讲究团队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
其三,刘邦懂得守拙藏锐,绝不锋芒外露,为人圆滑,很少得罪他人,深得老将们的欢心。
项梁起事之初,范增劝告,要师出有名。于是项梁便找到楚王流落民间的孙子,立为怀王。不曾想这位怀王非等闲之辈,实则为青年才俊,一心想匡扶楚国大业,真真切切把自己当成怀王。
怀王见项羽势不可挡,心中惶恐,削去项羽兵权。当时赵国数次请求楚国出手相救,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向北去救赵国。
命令刘邦向西入关中。且和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封地为王。明晃晃地告知所有人,我怀王就是任性,就是要把封王的机会留给刘邦。
项羽常胜将军,凭实力也是项羽先入关中,却被怀王夺去项羽兵权,没给他一兵一卒。起因是怀王身边的那些老将,没说项羽一句好话。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滑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
可见人嘴两层皮,讲话两头移。说白描黑,上嘴皮碰下嘴皮。项羽初入职场不懂得与元老搞好关系,受排挤。所以领导身边的老人不可轻易得罪。
其四,刘邦擅长采纳他人好的建议,一步步稳扎稳打,大破秦军率先入关中。
首先,刘邦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偷袭陈留,夺秦军粮草,取得白马、遇东、颍阳第一战役的胜利。
接着,刘邦按张良的计谋: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成功困住宛的秦军,迫使南阳首欲自刎。
最后听取陈恢的建议,不费一兵一卒,收复宛及周围数十城。
有时同事、对手的建议,要分清利弊,对自己有力的就要采纳,实现双赢。
其五,刘邦了解群众的需求,满足大众需求,赢得广泛支持。
刘邦先入霸上,做了三件事,便得到秦民的拥护。
一件事儿,没有杀掉投降的秦王子婴,显示仁慈。“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详。”
另一件事儿,废除秦的苛法,先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的一切照旧,该做官的好好做官,其他的等大家齐了,商议好再说。
第三件事,派人和秦吏一起巡查各县,把新规定告之大家。“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意思告诉大家,我不是来抢夺东西的,啥也不缺,大家放心。
年轻人出入职场,要了解同事们的实际需求,让同事们安心舒服,这样才能相安无事。
刘邦的处事之道,想不成功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