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亦实亦梦。罗小通在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讲老兰三叔的故事,在对着兰大和尚讲自己的故事和他的故事。起初我一直在想这个故事要讲什么,是想要反映什么社会现象,这种手法的设置是为了什么。我想不通想不透彻。
每个人物都很鲜明也都很单薄,隐隐约约的看着他们的特点,却始终隔着罗小通的眼睛,对一本书就是想要解读却又时刻担心过度解读,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哈姆雷特。莫言说,作者就是述说者,借由文学诉说自己的执着。读者何尝不是解读者,借由文学解读自己的感悟。
透过罗小通的眼睛去看他的故事,实际是不彻底的,叙说故事的人大多容易倾向于忽略细节看重感受,而倾听者只能依着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去填补空白。总结来看,罗家和兰家的故事,罗通一家和老兰的故事以及老三三叔也就是大和尚的故事。
罗通和老兰祖上有过交情有过摩擦,两人从小也是对抗到大,你赢过我我赢过你,罗通有着一种豁达明事理的精神,老兰有着一种敏锐洞察的聪明和智谋(话及此,回想起全篇只有老兰和老兰三叔没有明确姓名的存在,会不会从一个角度反映这个故事的真实度和人物代表性)。全篇读下来,男人是主线,女人是穿插其中的辅线,符合一贯以来的生活方式。故事读起来细微情节是晦暗不明的,老兰和罗通为什么有过节,老兰当初为什么要找称重的罗通的麻烦,老兰为什么非抓住罗小通的潜力不放,老兰和杨玉珍发生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罗小通为什么一下子把老兰当成了仇人,村民们为什么都支持罗小通打倒老兰…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这些疑问的答案,因为在小说中这些都是不明确的是隐藏着让人去思索的。细究每一个人的人生,波动起伏,明暗交错,合理合规又顺其自然。罗小通走不出过去,用述说沉浸回忆,现实发生的第一视角,历史陈述的第三视角,现实历史两条线好似穿插好似接连,缓缓地拼凑出一个罗小通视角下的世界。
老兰三叔,兰大官,兰大和尚,他的故事隔着老兰,隔着罗小通,几分真几分虚。这个男人,多情,重情,不忘情。
罗小通是自始至终的述说者,兰大官是从头到尾的倾听者,而故事又可以简单的划分为此二人的故事。罗小通是肉神的原型,兰大官是马通神的原型,一个主荤,一个主淫,皆是人性之本质,最终,一个在出家的路上,一个已经出家。颇有一种凡俗之中尽兴而去之意味。
四十一,开完四十一炮,罗小通人生的灿烂时刻走向尽头;四十一,开完四十一炮,兰大官的下半身亦或下半生走向尽头。四十一,不知是何意味的数字,也可能是刚好写到了四十一章,亦或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