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跟着身边这个男人去了他的老家,见了他的父母。二老见了我乐呵呵地合不拢嘴,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吧,无论他们怎样和善,我依旧是心中忐忑,好或坏肯定不会摆在脸上。尤其是婆婆,说话做事干净利落,往往太能干的农村妇女一般都比较强势,比如我妈,在家就是一人独大,想着想着,我心里越发不安。
问他:“在你家,我要特别注意什么吗?”
他在玩手机,悠悠答我:“不用”
翻阅网页的动作突然停下来,转过来又说:“你这一问倒提醒我了,我爸妈作息时间很规律,早上7:30到8:00雷打不动吃早餐。”
回他老家,让我初次感受到了北方的冬季,又干又冷,尤其是冷让我受不了,把带去的衣服都穿上了还冷,最关键,我是起床困难户……
便说:"可不可以说我不饿?"
他毫不思索地答:"不行。"
他对我挺疼爱的,这类小事几乎都就我的意思办,没有说过不行,他说不行,那就是真的不行。想想婆婆,我没再说什么。
次日早晨我艰难地起了床,南北口味差别较大,整天没吃出什么味道,扒拉两口就放下了筷子。
不习惯是肯定的。他同学带了媳妇回家,媳妇半夜被饿醒,悄悄在房里泡方便面吃。那两口子我见过,媳妇儿知道我要跟他回老家,一本正经地和我说:"那儿的饭菜简直咽不下去,建议你买两盒方便面备着吧。"我还反问:"那么夸张?"而事实证明,一日三餐适应吃米饭的南方人,对北方各种小麦糊糊、玉米糊糊一点兴趣都没有,看着一大碗,喝下去肚子鼓鼓的,没过多久,胃里又开始"捣蛋"起来,然后再吃一肚子的糊糊。
再说菜,几乎荤的素的一锅煮,放了很多酱油,黑乎乎的。我通常是筷子朝海碗放下去,捞上什么便是什么,捞起来看一看,自己吃的就咽下去,自己不吃的,就放到他碗里。因为吃不饱,不太吃零食的我悄悄牵着他去街上买小吃。
细心的婆婆察觉到了我的不习惯。第二天午餐,婆婆单独替我蒸了一碗米饭,还做了一碟炒菜。吃饭时,婆婆把菜单独端到我面前,说:"闺女,我看你昨天都没吃什么,怕是来这不习惯,我买了米,你吃米饭试试?"事是这么个事,听她这么说,我也只能说:"没有,挺好的,单独弄饭菜太麻烦,阿姨别这么麻烦。"
我心里早已打定算盘:再难吃,自己也坚决不动手。初次见面就好表现,以后有的我做的。
婆婆倒是没任何变化,一日三餐地张罗着,也不喊我做家务。整天我唯一一件事就是扫地,把灶屋打扫干净。我也暗暗观察,她不仅对我如此,对自家的女儿也极少使唤,这让我放心而舒适。换了我在自家,我妈做个饭,我和我姐会被她使唤得恨不得蹦起来。
我们沟通不多,一来我们语言不大通,她和邻居用当地话交流,我也听不懂,咕噜咕噜一串串地说。和我说普通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吐;二来,我本身话也不多,没话找话更是难受,索性能不说就不说。
初次见面,我和婆婆唯一一件搭的上边的兴趣是居然是:打麻将。
吃过饭闲来无事,她,她媳妇,她女儿,三缺一,叫上我凑一腿,打个一块钱的推倒胡。不过,他们的麻将都不同于我以前打过的麻将,规则挺多的,边打边听她们说也不管用,总是弄错,心想太麻烦,这就不用胡了,一块钱一倒,也不定是我放炮,就让她们胡去。这么打了很多把,婆婆赢了不少,有一把她胡了突然问我:“你咋一盘没胡?你咋打的?我给你瞧瞧。”
我开始认真砌牌,架起麻将给她瞧,说:“阿姨,是我手气不好嘞。”她挨个挨个给我看牌,再和我说。那一把,我胡牌了。她乐呵呵地说:“你慢慢多打几把就好了。”
无论喜欢不喜欢,到了饭点,婆婆总会放下麻将去做饭。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婆婆对小孩的心思极其细密,他妹妹的小孩都由她照应,吃喝拉撒都是她一手张罗。
婆婆是典型家庭妇女:勤劳、贤惠、细心
是我欣赏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