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总是吃手指怎么办?
孩子把手指都吃变形了,好揪心!
孩子指甲都咬秃了
……
《病是教养出来的》第一次线上直播答疑主题“孩子吃手背后的需求和真相是什么?”接下来我与张岩老师、俐萍老师将从儿童发展、成人养育以及鲜活案例三个维度去探求吃手背后的秘密……
儿童发展角度
几乎每一个小宝宝,都经历过一段疯狂吃手的时期。
老人们常开玩笑说:「小孩的手上有蜜,吃得香甜着呢。是的,孩子最初就是通过嘴巴来认知这个世界的。吃手,是生来就会的本能。婴儿天生具有「吸吮反射」,从娘胎里就开始吃。当有东西接触到了婴儿口腔上颚,不用人教,他们就会自动吸吮。当妈妈的都知道,当新生宝宝被抱到妈妈怀里时,他/她会本能的去寻找乳头,立刻就会激发出吸吮反射。这样的反射行为,不是人类的专利,很多哺乳动物都会有吃手的行为。和人类相近的小猴子会吃手:新生儿为了能够尽可能活下来,全靠了这简单又基本的条件反射,去获取食物。
英国 INPP 国家神经研究所所长萨莉 · 戈达德在研究中指出:婴儿的吸吮动作,会慢慢从反射性动作,转变成为有自主意识的动作;从不由自主的「吸吮」,到可以控制「吸吮」,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当孩子能做到收放自如地吃手时,请为孩子鼓掌 30 秒:孩子长大了,吃起手来,想吃就能吃了。
一、 一般孩子口欲期是0-18个月,这段时间,孩子从通过嘴巴认知身体开始,比如最早被发现的是他自己的手,渐渐的孩子发现了他的脚,他周围的可以被触摸到的物品,再到孩子会爬时,他目之所及,手之所能触碰之处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放进嘴巴去“品尝”,“用嘴巴去品尝”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所以当孩子吃手,作为孩子的带养人或教育者要首先回溯孩子的成长历程,孩子口欲期是否被满足,有无被阻断或限制。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规律和必经的成长历程,经历过后才是成长。
二、 孩子除了通过嘴巴“品尝”认知世界,吃手还是孩子安抚自己的方式,吃手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紧张和压力,可以让孩子感到放松。紧张和压力从何而来,这里要说的是因素就比较复杂了:
1.从母亲的孕期开始说起,母亲在孕育的过程中如果是紧张焦虑和不安的,身体分泌的激素会被胎儿吸收感知,从而影响到孩子出生后的状态,最显著的是“过敏”,或身体的过敏,或对周围声音或环境的敏感等等.
2.孩子出生后与母亲或第一带养人的依恋关系是否和谐稳定,对孩子需求是否及时回应,孩子是否是在一个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中成长,健康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的一步。
3.婴幼儿的哺乳方式。孩子母乳时间有多长,如何离乳。简单粗暴的离乳很容易让婴幼儿陷入困惑无助和焦虑中。
4.父母的完美要求。身为父母,我们中的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依然是许多父母追求的目标,每个孩子都有他/她自己的成长节奏,有他自己的人生使命,当孩子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被父母的需求剥夺,孩子往往会首先本能的选择保护和安抚自我的方式。
5.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当父母关系紧张,冲突不断,或者家庭关系复杂不和谐,孩子所处的环境本身就是紧张不安无法放松的。
三、 除了口欲期以及紧张焦虑因素外,我们还要考虑孩子的触觉是否发展良好。华德福教育中的感官教育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础,触觉是孩子出生发展的第一个感官。经过母体产道的挤压,孩子第一次体验到“界限”和“安全”。当我们看到孩子不断吮吸手指甚至咬破手指而无法控制自己时,养育者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出健康有边界的触觉。
养育者角度
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
对孩子,父母首先要做个观察者;对自己,父母是一个觉察者,通过孩子的行为看见自己。疗愈孩子的前提先疗愈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这程中觉察自己有没有过度的紧张和焦虑,比如担心自己养不好孩子,或者对孩子的健康,对孩子的某些小错误总是过度的反应.过度的纠正和提醒,那这些焦虑都会传递给孩子。成人在爱孩子之前先爱自己。
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否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以及被温暖感(包括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家庭或家族关系等)。孩子的情绪是否被忽略,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倾听。当我们遇到孩子有情绪或矛盾冲突时,试着蹲下来或慢下来,去读出孩子和自己的情绪,“这件事让你感觉怎样?”看见即疗愈。当情绪被看见后,再尝试引导孩子或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这里推荐书籍《被忽略的孩子》)当自己和孩子被看见后,我们才可以放松,可以做自己,从而把外驱力转为内驱力。
听我给大家讲几个关于吃手的故事吧
我的儿子在九个月时候断奶,很果断的断奶,没有一点犹疑,孩子最初抗拒奶瓶,但仅三天后,孩子就接受了奶粉。但这之后孩子就有了“吃手”的行为,上幼儿园后只要一“闲下来”就吃手,上小学一年级后更严重,爸爸为此情绪很大,但是我(妈妈)比较平静,我完全的接纳他吃手,有次我把我的手放进他嘴里,感受到他口腔吸塑力很大,真的接纳后,孩子吃手的行为慢慢消失了。回顾孩子的养育过程,会发现孩子的口欲期未被满足,.对于在口腔敏感期的孩子,要尽可能予充分的满足,以及为孩子创造可以啃咬抓握的安全的玩具和环境。
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宝妈,30多岁,很漂亮。但是她的每个手指常常缠着创可贴,因为常常会想要啃指甲,为了不让自己啃指甲,就会常常把手指缠满创可贴,用这样的方式物理隔绝自己啃指甲的需求。听她的故事知道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跟随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又很强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关系中,小小的孩子无力,尽管已经为人母,但是自己的内在创伤未被修复,那个小小的满眼恐惧的小女孩儿还没有长大。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被看见,又想到《病是教养出来的》上一句话:每一个疾病代表着一种需要。
还有一个19岁的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的关系就很紧张,夫妻俩常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小女孩儿从幼儿园大班就开始住校,女孩儿从小就喜欢啃指甲,爸爸妈妈看见这样的行为每次都会说小女孩儿,她感觉到没人关注她,她不想住校,可是不敢跟爸爸妈妈说,于是除了吃手,女孩儿胆子很小,常常是内缩的状态,早早儿的就驼背。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见一个情绪和需求被无限积压的孩子,她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也没有对外攻击,于是不断的压缩自己,攻击自己以寻求平衡。心疼这个19岁的女孩子,也祝福她活出自己内在的那束光!
如何帮助孩子不吃手
1.对于三岁或者说七岁以前的孩子,可以帮孩子做温暖轻柔的抚触按摩。(如果睡前按摩,尽量从上往下,从头到脚有次序的抚触或按摩,减少头脑的刺激,让四肢温暖起来帮助入睡。)
2.对于有了吸吮手指的宝文要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多用轻松哈说的方式与孩子玩儿一些手指游戏或手指谣。
3.讲故事,故事是治愈的良药。
4.对于7岁以前的孩子,尽量避免说教,要带孩子多去行动,少用语言去要求和纠正孩子,而是带领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
5.在家庭生活中建立清晰安全有节奏的生活,建立孩子内在秩序感。
6.更大的孩子还要考虑孩子是否有过重的学业压力和紧张,常带孩子徒步散步,在徒步过程中去倾听孩子。
7.给孩子空间。给孩子可以自处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孩子无聊发呆。
8.成人的自我成长。我们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环境中健康环境的一部分。
最后的最后,接纳自己,接纳孩子!莱昂纳德·科恩曾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