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没有男人配得上她。(三)

山河破碎风飘絮

1125年,赵明诚调任淄州,李清照随行。

莱州数年,面对变却故人心的丈夫,李清照并没有一怒而化身为怨妇,也没有因哀伤而自怨自艾。她的宽容和温柔,她的才华和风情,可以让赵明诚慢慢回头,但也仅此而已。同样心高气傲的两个人,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故剑情深。李清照变得坦然,对她而言,但愿余生平安无恙,有赵明诚陪伴到老,不复多求。

心有期盼,无奈,天不遂人愿。

同年秋,金国灭辽,顺势兵锋南下,直逼汴京。宋徽宗临难畏死,让位于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1126年(靖康元年)十一月,汴京沦陷,徽宗、钦宗及宗室、嫔妃、大臣、平民等共计一万余人被掳掠至北方。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黜二帝,北宋宣告灭亡。三个月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自此,南宋王朝开启。

赵明诚母亲去世,他不得不启程南下,远赴江宁奔丧。祸不单行,青州发生兵变,赵氏祖宅毁于战火,家中财物及珍藏悉数付之一炬。时局动乱,兵祸横行,淄州也很快会势如危卵。赵明诚历任地方,金石雕刻、书籍画作、文物古玩等所藏丰厚。为了夫妻二人的毕生心血得以保存,四十四岁的李清照毅然决定离开淄州,并独自护送藏品前往江宁。一路坎坷,历时数月,整整十五车的书籍器物,于1128年春运送到了江宁府。彼时的赵明诚已担任江宁知府,见到妻子不惧艰辛携珍藏平安到来,他热泪盈眶,心怀大慰。

江宁府、远在江南,战争似乎远离了这座历史重镇,李清照终于可以暂得安宁。然而经历了国灭家破,目睹了战火纷飞的她,却始终忧心忡忡,难以开颜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庭院深深,云雾缭绕中,楼阁门窗紧闭。但见柳枝返青,寒梅吐蕊,树梢渐渐变绿,春意终于回归。而我却无家可归,将要老死在这建康城了。

忆往昔快乐时光,饮酒作诗,风花雪月。如今我逐渐老去,却什么事情也难以完成。有谁会怜惜我的憔悴和衰老呢?元宵试灯毫无兴趣,踏雪赏景也没了心情。

亡国之痛,痛彻心肝。身在异乡,心念故园。千般恨,万般愁,萦绕心间,此后的李清照,深感人间再无喜乐。是的,命运对她不再有丝毫眷顾和怜悯。然而,让她难以预料的是,厄运远没有停止,因为一场来日大难正在等待着她。

休言女子非英物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而从宋高宗到文武大臣,太多的人畏惧金兵之铁蹄肆虐,贪恋眼前之一时富贵,苟且偷生、耽于享乐。他们无视北方沦于异族之手,不思复国大计,拒绝遣派大宋军队北进中原,收复失地。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心忧家国的李清照愤慨之余,对朝廷深感失望。古有冼夫人、荀灌、花木兰等巾帼英雄,国有危难时纵马扬鞭,上阵杀敌,均为千古佳话。自己只是一个弱女子,虽心忧家国却只能诉诸笔端。然而,就在她为天下黎民奋笔疾书之时,丈夫赵明诚却成为了千夫所指的罪人,让她如坠深渊。

1129年二月,赵明诚接到朝廷诏令,将要调任湖州。就在新任江宁知府未来上任之时,御营统制王亦在江宁发动兵变。事发之前曾有下属向赵明诚禀告此事,而他却不予理会。兵变一起,赵明诚畏责惧死,深夜时分从城头悬绳而逃。万幸的是,他的下属自行布防,平定了叛乱,江宁城才免遭劫难。

小节有亏,尚可一笑置之,而大义之所在,不容丝毫有失。如今天下大乱、国亡在即,赵明诚自幼熟读诗书经史,深谙孔孟之道,然身为地方父母官却临危弃城而逃,这让李清照深以为耻。

如果说赵明诚几年前的移情变心曾让李清照黯然伤神,那么,如今他的贪生畏死却令李清照心如死灰。年轻时那个和她情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丈夫已经远去,此时伴随左右的,只是一个年近半百又可怜可恨的懦夫罢了。此后,夫妻离心离德,再难回头。

  一个月后,泛舟于江湖,夫妻同游。行至乌江,看江水汹涌,忆秦末风云,李清照脱口吟诵出一首五言绝句。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昔时项羽横扫天下,无人可挡,最终却兵败垓下,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边上。李清照钦佩他一代霸王的盖世豪气,也敬仰他伟岸大丈夫的敢作敢当和宁死不屈。忆古思今,怎不让李清照义愤填膺、心潮难平?何况,身边还有一个让她彻底绝望的丈夫。

赵明诚被革职罢官。对他而言,朝廷的严惩,天下人的唾骂,都不及他在妻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丈夫和男人的尊严。羞愧难当的赵明诚自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

安得情怀似昔时

同年五月,朝廷再次起用赵明诚,令其担任湖州知州。赵明诚将妻子安置在池州,待他面圣之后再一同上任。无奈的是,心疾未愈加之车马劳顿,刚到建康城的赵明诚突发疟疾,一病不起。得知消息的李清照连夜启程,乘船赶赴建康,来到丈夫身边。遍请名医却无力回天,八月十八日,四十九岁的赵明诚卒于建康城。

这一年,李清照四十六岁。她十八岁嫁给赵明诚,从青春年少到韶华已逝,至此已近三十年。婚后聚少离多,又历经太多苦难,赵明诚更不是一个她心目中完美的丈夫。然而此时斯人已去,再多的怨念与忿恨,也随之烟消云散。昔日的山盟海誓,多年的夫妻情深却涌上心头,李清照泪如雨下。

前路艰险,此后她更将孤苦无依。

李清照将赵明诚安葬于建康城外,含泪写下祭文,名为《祭赵湖州文》。全文已不可寻,唯余残联一副: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

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唐朝禅门居士庞蕴,某日感觉自己将要入灭(死去),打发女儿灵照去门外观日。不时,女儿进来说,日已中天,却有日食出现。庞蕴疑惑不已,出门观看。女儿却趁此时机坐上父亲的座位,双手合十替父而死。庞蕴感叹女儿聪慧,已然感悟禅门正法。

春秋时期,齐国将领杞梁在进攻莒国时战死。其妻悲痛万分,对着莒国城池大哭十日。结果,莒国城墙崩塌。

人死犹似解脱。丈夫终于可以不像自己这样,继续面对世上的诸般苦难,继续承受失去亲人的痛不欲生。因为李清照明白,和当年哭倒莒国城墙的杞梁妻子相比,自己对丈夫的哀悼和伤痛,更深也更强烈。

时光流逝,并没有为李清照带走对亡人的思念,她久久不能释怀。秋风萧瑟,寒夜凄凉,她只能用笔下的诗词来寄托无尽的哀思。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苦苦寻觅,身边无比冷清,倍感凄凉。深秋时分,最难入睡。喝上几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夜晚的寒风来袭?大雁南飞,令人伤心,只因是旧时相识。

菊花堆积满地,凋零破碎,还有谁来采摘?守在窗前,一个人怎么苦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树,到了黄昏,还是滴答作响。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说得清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