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值得再说的是,大专两年我们的伙食情况,那个年代,考上学的那一刻,国家政策就是包吃,包住,包分配。记得师范一月的生活费补助是比较高的,二十块零五毛,现在看起来是很少很少,当时的话是比较高,因为那个年代,工作的人每月也就三十块左右,还要照顾一家老小,所以,就我们从农村来的学生而言,根本花不完,还可以把每月攒起来的钱,买衣服,买鞋穿,这样实际上国家对我们来说,又多了一包,就是包穿。
但那个时候,大学条件还是比较差的,尤其是我们学校,为了弥补当时十年浩劫对学校的冲击,造成的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基本瘫痪的现状,对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因为那个时期的学校老师有两种说法,一是工农兵大学出来的,是又红又专的家庭成份推荐,二是农民管理学校出来的。可想而知,怎么进行教育教学,所以高考恢复后,国家就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加大了教育的投入,我们学校是由中师刚改制为大专的,估计中学更缺老师,1977年第一次高考就招生了语数物化各一个班,读者可能要问,为什么当时没有招别的学科,尤其是英语,估计是英语还有别的学科当时就没有合格的老师吧,可以想象,当时的教育都成什么样子了。
又扯远了,再说伙食吧,我们学校在这个城市里,中等大专学校里比较起来,还是不错。虽然由于条件有限,食堂就是开会的礼堂改建,在礼堂的北边开了几个窗口,又在外面盖了几间房子,就算是食堂了,食堂的锅灶特别简单,就几口连着灶的大锅。所以做出来的饭就简单了。早晚两顿饭,从来就是玉米粥和玉米窝头,配上从小卖部买的箩卜咸菜,食堂是不配备下饭菜。中午饭就是馒头大锅菜。一直都不会变,而且是不可能变,就那样的灶具也做不出来别的像样饭菜。
为什么说,我们学校的饭菜还是比较好的呢?不比较就没有鉴别,有一次我们学校原来几个高中同学,星期天邀约去另一所中专学校会面,中午在他们学校吃的饭,哎呀,简直难吃死了,糖包基本没有糖,鸡蛋汤基本没有鸡蛋,重要的是汤一点油水也没有。比起我们学校的简单饭菜,简直是天壤之别,虽然简单,但口味不错,大锅菜里面的东西也比较丰富,除了必备的土豆白菜粉条外,自做的豆腐,自养的猪肉也是必不可少,所以做出来的大锅菜还是可以。这样的状况到大二下学期有了质的改变,成立了第二食堂,如果有多余的钱,就可以去那里吃饭,每顿饭都有几个像样的炒菜,就跟外边的食堂一样,想吃什么就要什么,只不过我们农村来的同学一般是不去的,偶尔也去那么一次两次,因为去那里吃饭次数多了的话,生活费补助就不够了,还要从家里拿钱补贴,我们是不会那样做。
总之,大学的两年,无论从学习生活,到课外活动都是比较轻松惬意,不知不觉到了毕业的时候,该我们选择去向,走进社会,完成一生的使命。
6,最后,就要说说毕业分配的事情。提到毕业分配,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理解,当时的现状就是,各行各业各单位全部缺人,如果不按政策分配的话,就会一团乱麻,只能是一步一步来,慢慢走向正轨。
教师更是如此,那时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教育,就是为了让教育比其他行业更快的恢复正常,只有教育上去了,其他的事情或问题才能慢慢解决。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教师转行基本是不可能的,就是源于此吧。虽然也有个别同学转行,那可能是当时的不正之风吧。
当时的分配政策是,那里来那里去,由于招生的时候没有定向招生的说法,所以不免从人数上就出现了不均衡的现状,所以在毕业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要填一张分配志愿表,三个方向,一是市内,二是县内,三是别的县内。因为我年龄比较小,并不懂得分配工作意味着什么?就直接填了市内和我家所在的县,市内虽然填了,基本不可能,因为市内的教学质量比县好的多,尤其是英语课比较成熟,在高考时要比我们县里的学生要考的好,人数明显占多,好多市内的同学都要分配到县里,所以县内的同学是不可能分配到市内,志愿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样子,理所当然就回到县里,等待第二次分配。
还好,到了县里,分配还是如意,直接就分配到了县一中,从事高中教学。按当时的原则,是不合格老师,中师教小学,专科教初中,本科才能教高中,没有办法,教师缺啊,赶鸭子也要上架。值得说明一下情况,我是从县一中考上师专,就是说,两年后又回来了,成了专职的数学老师,不客气说,我上高中时的同学,那个时候还在县一中准备高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