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睿师讲堂阅读群里打卡阅读完了王振刚老师的《全国模范教师给家长的90条教育建议》这本书,打算开启《做个研究型教师》这本书的阅读。
与上本书阅读不同的是,这本书专业性比较强一些,我打算除了阅读打卡进行有声朗读外,还需要我静下心来,进行细细品读。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辽宁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优秀专家、校长培训特聘专家徐世贵老师。一位是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辽宁省骨干教师,县功勋教师李淑红。既是教师又是领导的两位作者做课题研究,他们既有一线教师的经验又有领导的高度,应该是有绝对权威的发言权。这也是当初在书店里果断买这本书的原因之一。让我决定买此书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属于“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系列11本书中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是共有十七章,分为“课题研究与成长”“课题选题与立项”“方案设计与论证”“课题实施与方法”“中期检查与深化”“成果梳理与推广”六个板块。
今天读前言——“课题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在前言里作者说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当前课题研究热热闹闹的“繁荣”背后存在着的“泡沫”,他举了这些泡沫中的“八多八少”现象:申报课题的多,能够深入研究的少;挂名坐车的多,实际搞研究的少;评估检查时汇报的多,平时落实的少;“装门面”“赶新潮”的多,能够联系实际的少;急功近利求短期效应的多,能够持之以恒的少;应付上级要求的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少;研究成果评比奖励的多,推广运用的少;论文著作发表出版的多,阅读应用的少。总的来说教育科研不容乐观。作者列举的这“八多八少”现象,直击当前课题研究的现状,字字珠玑,让人深思。
针对这样的现状,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提升研究能力,简化课题管理,创课题管理新常态。前两个建议是让一线有意做课题研究的老师提的,第三个建议则是给科研管理部门提的。这三个建议,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建议是伯乐,前两个是千里马,要想使千里马发挥它的特长,就需要伯乐慧眼识珠、不断跟进。因为“创课题管理常态”说着容易,做着有点儿困难。怎样让“课题管理成为常态”?这需要科研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发现研究成果和推广普及研究成果上。反观我们单位前几年成立的“教科研处”这个部门,至于说这个部门工作重点在哪里,在我看来,只能用“呵呵”回答你了。空谈误国,实干兴教,本书的撰写重实用讲实效,摒弃起了理论上的虚华与和浮躁,具有以下特点:创新——有突破性,系统——综合性强,实用——操作性强,易学——可读性强。这些特点具体内容,还需要我深入阅读才能体会到。
作者在前言里提出了他的希望: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相信真心做研究的教师和校长以本书为伴,一定会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教育科研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