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对父母来说,育儿之路,简直就是一路打怪升级、艰辛而甜蜜的旅程。从孩子呱呱落地到能走会跑,父母不仅要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还要关心他的心智成长。有时候,孩子好像突然变了,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爱生病,使父母又是担心,又是焦灼,恨不能自己代替孩子承受这些苦恼。其实,孩子的成长是遵循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轨迹的,自家孩子的问题,很可能具有普遍性,也有科学的方法去应对。要是父母了解这个道理,也许就能比较轻松地面对育儿过程中的烦恼了。
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在50余年的工作中,A.H.布拉夫曼博士接触了大量行为异常的孩子。换句话说,这些孩子没有实质的疾病,只有一些身体和行为上的问题,比如尿裤子、厌食、便秘,而且长时间不能治愈。布拉夫曼博士发现,孩子的不明症状其实是一种表达焦虑的语言,是孩子发给父母的求救信号。孩子的表达能力十分有限,他们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苦恼讲出来,让父母能够理解,有时就转变为身体的症状表现出来。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中,布拉夫曼博士分享了24个行为异常孩子的治疗案例,经过他简短的交谈和指导,大部分孩子回家后都不药而愈。
布拉夫曼博士是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从事儿童心理咨询50余年,同时,还负责儿童家长的见面会、大学临床培训课程等工作,是儿童心理健康领域身体力行的参与者、研究者。他能在与孩子和家长的闲聊中,敏锐地发觉他们相处上的问题,也能从孩子的涂鸦中,一眼看穿他心底深处的恐惧。在许多个咨询里,家长和读者甚至都还不知道聊了些什么,咨询就结束了——孩子回家后,那些症状就减弱了,慢慢消失了,不能不让人惊叹于布拉夫曼博士的专业能力。
布拉夫曼博士认为,儿童的异常行为长期不能治愈,往往是成人没有正确解读背后的原因,而是一味执着于消除孩子的异常行为,结果反而加重了这些症状。比如,一个经常尿裤子的孩子,如果父母只是用责骂、打屁股的方式来让他“长记性”,那只会让孩子更紧张,更容易尿裤子。布拉夫曼博士认为,必须要先知道孩子深层的焦虑,让孩子感到被理解了,异常行为就会自动消失。也就是说,要治愈孩子,不能只治“标”,要治“本”才行。
读懂孩子的内心,从而治“本”,并不难。一起来学习一下布拉夫曼博士在治疗过程中贯彻的几个原则:
一、看以往,发现困扰孩子的症结。
对许多父母来说,孩子似乎是“一夜之间变坏的”。有些女孩,从小到大都是爸妈的乖乖女,在家里温顺听话有礼貌,在学校是年年三好的优等生,上了高中,忽然厌学不想读书了;小时候活泼开朗的孩子,上了幼儿园经常会崩溃大哭,难以安抚。在布拉夫曼博士看来,孩子不是突然“变坏”的。在孩子出现异常行为以前,他已经在某种负面情绪下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自我治愈,才在外表表现出来。要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变得这么难缠,必须往前看,从他先前的经历找原因,仔细地摸清他遭遇了什么,他在害怕什么,抗拒什么。
在第24个案例里,小男孩马克一岁的时候就经历了父母离婚、暴力环境和母亲离去,父亲M先生发现马克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比如他在饮食上非常挑剔,时不时会呕吐;出门散步的时候,马克总是黏着爸爸,不肯去认识其他孩子。M先生很愿意保护孩子,但是马克异乎寻常的敏感和依赖,还是使他非常困惑。
通过交谈,布拉夫曼博士敏锐地察觉,马克是典型的不安全依恋症状。他害怕再次被爸爸和奶奶“抛弃”,因而以呕吐、哭泣、依恋等办法引起他们的注意。布拉夫曼博士分析说,孩子不安全感强烈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采取弱势的姿态取得同情。照顾者需要不断让孩子感受到爱,让他得到充分的安全感,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孩子的异常行为。M先生接受了布拉夫曼博士的建议后,用更多的时间去安抚马克,倾听他的烦恼,马克果然没有再出现异常的症状。
二、看内心,理解孩子世界里的“大事”。
作为一家的支柱,父母需要应对许多事情,工作、房车、抚养老人,每件事都是大事,需要认真对待。但孩子呢?孩子就是吃吃玩玩,健康长大就好了。有时候孩子为一点小事哭闹不休,父母就会觉得他小题大作,添堵,骂几句了事。这个老观念对孩子其实是很不公平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烦恼。孩子的世界是这么柔弱,就像成人世界里的蚂蚁王国,一滴雨水就会把他打一个大跟斗。
在第17个案例里,四岁半的彼得害怕上厕所,经常大解在裤子里。在谈话中,布拉夫曼了解到,彼得一次坐在马桶上,他的哥哥给他讲故事,大概是小人被马桶吸进去之类的内容,从此彼得就开始害怕马桶,怕故事中的情景会发生在他身上。在成年人看来,故事是假的,没什么好害怕的,但是在四岁半的彼得看来,这个故事的效果不亚于一个恐怖片,他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妈妈提问,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后,孩子哭闹不休,该怎么开导。这个妈妈没有认识到,孩子对自己玩具的所有权,和大人对自家房子的所有权一模一样,都需要被尊重、被保护。任由他人拿走孩子的玩具,孩子失去的不仅是玩具本身,还有安全感和自尊。这个事例和彼得的故事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孩子的事无小事。当孩子的领地被侵犯,当孩子遇见了可怕的事物,这个时候,父母要站出来,做孩子的靠山,做孩子的安全基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保护的,是有后盾的,外部世界对孩子的伤害就会减轻很多,孩子也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看自己,审视父母自己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家庭就是一棵大树,父母是树根,孩子是树上开的花。孩子如果有问题,其实是父母自身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 做父母的,要是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是不是父母的习惯、观念和经历给孩子造成了困扰,甚至伤害。
在第4个案例里,十六岁的查尔斯还有尿床的问题,这使他和父母十分困扰。在咨询过程中,布拉夫曼博士了解到,查尔斯的父亲烟瘾非常大,而他的母亲体重严重超标,他们都在自我控制上存在很大问题。对于查尔斯尿床这件事,他们虽觉得烦恼,但是却没有积极的引导。对于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烟瘾和饮食的父母来说,可能对孩子的坚持也是件难事。这就是查尔斯焦虑的来源,和尿床问题久久不愈的直接原因。
布拉夫曼博士认为,孩子和父母是一个整体,会对彼此发挥影响,但孩子更弱小,更容易在不良的家庭氛围中受害。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从孩子的异常行为,可以照见父母的个性脾气,照见家庭的相处模式。因此,放下架子,学会自省,先从父母自身查找问题的根源,是治愈孩子的关键。孩子恢复正常了,父母也在其中获得了成长。这也是《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的初衷吧。
读懂了孩子的内心,还需要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孩子恢复。布拉夫曼博士是这样做的:
1、把焦虑说出来。
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往往由于内心的某种恐惧。如果孩子没有能力将恐惧说出来,它可能会成为吞噬人的心魔。然而,一旦恐惧被理解,被说出来,它的威力就大为降低了。在第13个案例里,狄安娜特别害怕蜘蛛,当布拉夫曼理解了她的恐惧的原因,并且说出来以后,狄安娜就完全恢复了。布拉夫曼总结说,大人去帮助孩子,要当好“翻译家”这个角色,把孩子的焦虑翻译成语言说出来,孩子就会得到释放的轻松感,恐惧心理就会好转。
2、充分的情感支持。
给孩子充分的支持和爱,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行为上的治疗,而只是父母的一个拥抱。第9个案例里,生活在再婚家庭的简长时间头痛、尿床,在布拉夫曼博士的引导下,简的妈妈学着去关心和爱护简,并惊喜地发现,孩子的症状有所减轻,母女之间也比以前更加亲密了。
3、清晰有力的引导。
孩子行为的纠正,需要爱,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在第10个案例里,莱昂的家庭是自由散漫式的,任何事情都没有规律,没有规矩,他久治不愈的排便问题,和这样的家庭氛围很有关系。莱昂的父母接受了咨询师的建议,让莱昂在固定的时间上厕所,而且用积分表和小奖品来鼓励他,果然顺利地建立了他的排便习惯。这个例子证明,清晰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是很有效果的。
孩子是父母的珍宝,孩子的成长牵动父母的心。要是父母在生活的照顾上,多点耐心,多学点儿童心理学知识,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许很多焦虑就没有机会产生。就是孩子有了难以应对的问题,父母也能及时发现他的求救信号,给予更多的安慰和支持。这一点,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中能得到确信。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