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班二模块有感

      因为生闺女,有三四年没在导师班复训了。自从今年三月份在导师班复训一模块后,感谢整个人的状态变化很大,所以,这次二模块复训,排除各种困难终于如愿以偿了!

      导师班二模块主要针对课程设计,作为一名分享导师来说,这点至关重要!回想自己这几年断断续续的分享沙龙之路,感觉半天的没有问题,一天的沙龙总感觉有“拼凑”之嫌,虽然沙龙里也“高潮叠起”!三天的课程就感觉“结构框架”虽然有,但多少还是感觉有点蜻蜓点水,不敢深入,或怕深入了时间又把握不住!就拿寒假举办那场三天的“高中梦想动力特训营”,当时设计三天的课程框架:第一天,探索自我与肯定自我;第二天,上午认识情绪与有效管理情绪,下午与父母链接(接受父母法或天龙八部);第三天,上午我的梦想版,下午亲子互动与“结营仪式”。当时设计时满怀信心,实践当中,我就不断地在各种调整。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接受父母法”与“天龙八部”,感觉这两个活动在与父母链接时是标配,结果孩子们不喜欢,或者说火候不够!所以,我就随机又变成“聊聊你眼中的父母”与“给父母打电话或视频说我爱你”!结果,效果出奇的好!诸如此类,所以,我对二模块课程设计更加感兴趣!

        第一天下午就考试,师傅说要想设计精品课程,先看看你冰箱里有那些东西,也就是你专业的知识储备量!这点,我非常认同!第一天晚上布置的作业就是起一个响亮的题目与准备一个10分钟闪亮的开场。第二天就开始操练!五个人一小组,每个人都上去练,练完后其他人又一一给回应,再总结!挺好,我很需要!因为跟过我课的人都知道,我分享课程时开头往往不吸引人,只有深入深入再深入,到后半场才出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的开场白太普通了!所以,当我很有针对性练这一拍时,我发现我的收获特别大,尤其是其他人给我如实的反馈,让我在一遍遍打击中再次刻骨铭心的成长!下午练“打岔”环节,这对我来说,也是钢需!我的课程中如果有人打岔,往往让我很尴尬或者说让我很生气,因为有的岔我接不住,这很能影响整个课程的进度!在练习“打岔”环节中,导师会教我们如何与主题链接,如何“搭桥”,让我慢慢悟到如果导师能稳住,好多“打岔”都能向主题上靠拢,把听众引回到主题上来!这个功夫需要刻意的并在实践中多练,才能出效果!

      第三天就开始设计一整天的课程。记得原来是让设计两天的课程,这次超哥说先练好一天的,其它几天往里填充就行!超哥说不管是一天两天的,还是三天四天的,一定记住这个24字要诀即可:主题明确、架构清晰,层层植入高潮迭起,站高立意、呼应主题,视频教学、随手设计。并且把我们设计的一天课程当场随机调出来一起点评。这个环节太重要了,我收获很大!

      四天很快就结束了,我感到收获满满的,并在接下来自己的课程里做大胆的调整与应用!感谢并感恩我遇到的一切人事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