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9天新生” 2017年3月5日 周日 心情:平和喜悦
读经周期:第14周第7天总103天
读经人员:爸爸和由由
读经内容:
1、《易经系卦传》2 2、《孙子兵法1》3、《诗经》4、新概念25 27
阅读《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将孩子培养成真正的大人物的几点智慧 有电子书欢迎来取
【今日收获】
1、天河亲子读经会 成长记
#由由小绽放#
看了群里,发现休休妈和海海妈妈都在表扬由由,感谢大家对由由的肯定。相对他自己,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都为他感到开心。我相信每一次参与活动中对于孩子都是一次成长的体验。就像看到今天子墨哥哥和妈妈勇敢地担当主持,觉得特别COOL,真希望有那么一天,由由也主动说:我要当主持。嘿嘿,期待着吧!
我也没想到,他今天会用那么洪亮的声音来跟读,并且麦也拿得好好的,记得上次唱太阳系歌的时候还对不准口。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还会提醒我,叫我读快点。在才艺表演的环节,自己背诵了《易水歌》这时候声音小了。后来再唱英文版太阳系的RAP声音又小起来了,平时在家里练习跟唱的时候,声音就特别大,还是要继续锻炼多多上台。
刚才元子妈妈说,孩子绽放了,确实有点小绽开,我们继续努力,向海海、元子、子铭、逸帆等哥哥姐姐们学习。
#生死观#
元子妈妈昨晚今天中午给我们分享她近日所学,真是佩服至极。都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去教。所以她的学习一定是非常成功的,我们都受益了。我的那点感觉没有通透便是。之前学习新教育的时候,就看到过相关的说法。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他的这种态度,加上儒家学派长期占中国“主流学派”的地位,就断送了中国人认真地去思考自己的生命,并过好自己生命的可能。试想一下;我们是否也可以根据孔夫子的逻辑来说:未知地球,焉知星球?未知人物,焉知动物?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去探求宇宙,探求动物世界了吗?我们的眼界就如此的狭隘吗?
与儒家不同,道家一向坚持“一动分阴阳”的观点,强调生死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所谓的“生死如一”。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就是二元思维下极其明达的生死观念。道家不拒绝研究死亡,认为只有深刻地了解了死亡,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幸福。因此道家在生命科学上做出的探索极其有价值,比西方的生命科学研究最少领先一千年。
佛家也一样:他们往往通过对死亡的直面和感受,来理解生命,并为自己的人生规定最佳的路线。
以前对佛教,释迦摩尼的感觉是很玄乎而神秘的,自从看了《故道白云》以后,才知道他原来也是一个血肉之躯,都是经过历练、思考、顿悟才修得正果的。当然不是成了神仙,而是发扬了自己的观念和精神。悟透了一切,看透了生死,想明白人世间的所有问题的根源。
记录读书会和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