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群体受无意识的支配,低智化、易受暗示、易受感染,个体在群体之中容易被群体同化。在群体中,人们往往会丧失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从众。
群体易受过于简单和极端的情感的煽动,观念要非常简单才可以被群众理解,观念要变成情感后才开始起作用。简单且与情感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在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就像之前华为孟晚舟事件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就是和群众的爱国情感联系在了一起,才得以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
群众对于vogue杂志的华人模特的反应就较全面地体现了《乌合之众》中的观点。vogue杂志在外网上发表了一张vogue华人模特的照片,但这位华人模特是小眼睛、宽眼距,由此就引发了我国网友关于外国人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甚至“辱华”的言论。在此事件里,刚开始有些营销号发表了带有外国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暗示的微博,接着就不断有网友评论“刻板印象”“辱华”等,群众很轻易地就被营销号所暗示。同时,这里面还有很多人都是被群体所影响,盲目从众,只看了营销号发出的非常片面性的微博,还有网友群体对这件事的看法,就被这些所影响,也发表有关“刻板印象”的评论。
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国对于华人“刻板印象”甚至“辱华”言论已经是一个被群众理解、接受的观念。群众接受这一观念也是因为它和爱国情感联系在了一起。群众一旦接受了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就会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难以撼动。作者在书中写到:“群体只懂过于简单和极端的情感,所以,人们向他们暗示的意见、观念和信仰,他们不是全盘接受,就是全盘否定,不是把它们当作绝对真理,就把它们当成绝对的谬误。”我觉得作者这么说有点绝对,但是群众一旦接受某个观点,就会敏感地把它套用在很多现象上的行为与作者说的相似。或许vogue杂志选这样一位华人模特有其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在里面,但结合vogue杂志之前所用的不符合大众审美的模特来看,以及vogue之前也有用过很符合大众审美的华人模特,vogue杂志用这位小眼睛、宽眼距的模特更大程度上是在寻求一种变化。群众对于这件事是有些敏感地套用了已经在群众脑子认定的“刻板印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