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孩子玩闹捣乱,弄得别人心烦意乱,这时候责骂、轰赶可能没有用,反而变本加厉。不妨换一种方法,批评不行,那就奖励!不过,这奖励可是有技巧的,让几个孩子比赛,捣乱第一名有奖品,奖品的档次要越来越低,慢慢地,他们就没了兴趣。
1971年,德西做了一个实验。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奖励组,每完成一道智力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不给任何奖励。然而,在自由活动休息时,奖励组很少有人继续解题,无奖励组的学生更多人热衷于解题。由此可见,奖励组对解题兴趣减少,无奖励组对解题兴趣更浓厚。
进行一项愉快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这种外家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称之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还说明,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渡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学生将主要学习目标至于脑外,着重于奖励,他们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多从内容和方法上下工夫,学生从内心感到喜欢这种材料,认为是一种幸福的事情,只有学习中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不去计较有没有给予表扬和报酬。
反过来,教师可以刻意将奖励与做某件事联系在一起,使孩子的兴趣一定程度转移到对奖励的追求上来,通过调控奖励来控制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
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