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友同事送了两只鹌鹑,第二天就死了一只。
那天下班一进门,盒子里的鹌鹑只有一只,原来另一只小鹌鹑藏在下面,呼吸急促,站身上的那只不知是欺凌还是帮它取暖。
把奄奄一息的鹌鹑放手心里,它站不住,嘴也不张,无法喂食。折腾一番后,它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身体抽动,直到僵硬……
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生命的死亡挣扎,抱着小鹌鹑哭了半个小时,趁夜色用沙滩铲把它埋到了小区的松树下。
剩下的一只鹌鹑很壮实,能吃能拉,长的飞快。眼见从一只禿鲁毛的雏鸟,长的白白胖胖的,像一只大鸽子。浑身都是白毛,脑袋上有一撮灰毛。
剩下的一只鹌鹑
队友的同事知道我们的鹌鹑只剩一只,打算再给配对,让拍照发过去看公母。
第二天上班路上问起,队友说不用配了,是母的,自己能下蛋孵鹌鹑
???!?!
队友一脸认真的告诉我,小时候老家养的母鸡就是这样,下蛋就能孵出小鸡,甚至还编出了母鸡下蛋时是雌雄同体的谬论自圆其说。
我又气又笑,鸡蛋就是鸡的排卵行为,类似来大姨妈,只不过鸡是卵生动物,鸡的大姨妈只好通过下蛋表达,大多数鸡蛋都是非受精卵,是不可能生出小鸡的。
这难道不是常识吗?!
队友表示无法接受鸡蛋和月经类似的事实,也不相信母鸡无法自己生出小鸡,让我提供证据。
只好打开手机浏览器,搜“没有受精的鸡可不可以下蛋孵小鸡”这样的沙雕话题…发现这个问题真有人搜过,搜索提示补全。
结果当然是我完胜。
然而,读完相关知乎高赞答案后,我俩都感到鸡蛋不那么香了…
以下内容来自知乎Justin Lee的回答:
鸡为什么要下那么多未受精的蛋?这不是浪费能量吗?
大型养鸡场的母鸡,一类被关在转身都转不了的笼子里,终其一身都在排卵换口活命的饭,连见到公鸡的机会都没有;另一类是专门用来繁殖的母鸡,经常和那些注射了性激素的公鸡交配,不停地产下受精卵,然后拿去保温箱里孵化…
鸡下蛋是为了繁殖后代,不是为了跟人类交换食物,产蛋多的鸡能更好地传递自己的基因。在自然条件下,母鸡会努力多和公鸡交配,尽量使自己的蛋都受精。而且她也不是无休止的下。
当窝里的蛋达到她想要的数目时,她就自动切换到孵蛋模式了,这时的母鸡不吃不喝,还把自己的体温调高,孵一回蛋,母鸡会衣带速宽,消得憔悴。
孵蛋期间处于鸡蛋生产线上游的卵巢不排卵,母鸡也就不下蛋了,直到小鸡出来一个月左右,能独立生存了,她才继续新一轮的下蛋。
而人在养鸡时,总是把鸡蛋拿走,窝里的蛋总是达不到母鸡想要的数量,所以她只好一声叹息,继续下蛋喽。而且因为受精的鸡蛋温度一高,胚盘就会向胚胎发育,条件不适又会坏死,导致受精蛋的保质期没有未受精蛋长,人类会故意阻止母鸡和公鸡交配,所以她下出来的蛋是未受精的。
鸡的产蛋能力是有区别的,有的母鸡不会下蛋,有的母鸡一年能产400多枚蛋,不下蛋的母鸡,早早就被宰杀了,产蛋能力强的母鸡命才长,所以你看到的母鸡一般都是产蛋能力比较强的。
这些因素,让你产生母鸡老是下未受精蛋浪费能量的错觉。
太惨了
不想吃鸡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