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书画受俗子品题,三生浩劫;鼎彝与市人赏鉴,千古异冤。

在《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书画受俗子品题,三生浩劫;鼎彝与市人赏鉴,千古异冤。”这句话揭示了世俗之中,文化、艺术与鉴赏之间的矛盾与纷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句话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为契机,思考我们在鉴赏文化艺术品时的态度与方法。

首先,书画受俗子品题,三生浩劫。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然而,在鉴赏书画的过程中,俗子的品题往往使作品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这是因为,书画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底蕴,是需要一定修养和审美能力才能领悟的。俗子们仅从表面功夫去评判书画,难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一旦鉴赏失误,便会对作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可谓三生浩劫。

反之,鼎彝与市人赏鉴,千古异冤。鼎彝作为古代礼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市人赏鉴鼎彝时,往往只关注其价值和市值,而非文化内涵。这种功利主义的鉴赏心态,使得真正的文化传承在 市井之中备受冤屈。千古以来,无数珍贵的文物因市人的无知与短视而流失、损坏,成为文化史上的憾事。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上述现象,真正做到正确鉴赏文化艺术品呢?

首先,提高自身修养。鉴赏文化艺术品需要广泛的学识和深厚的底蕴。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洞察作品背后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其次,摆脱功利心态。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摒弃世俗的眼光,不受市值、名气等因素的影响,真正关注作品的文化价值。只有去除功利之心,才能领悟艺术的真谛。

最后,尊重与传承。面对文化艺术品,我们要抱有敬畏之心,尊重作者的创作初衷,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要关注新兴艺术流派和当代艺术家,为文化创新与发展提供土壤。

总之,《小窗幽记》中的这句名言,警示我们在鉴赏文化艺术品时要保持谦逊、敬畏与真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三生浩劫,让千古异冤得以平反。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文化,品味艺术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生于嘉靖,隐于万历,卒于崇祯,是晚明名噪一时的诗书画通才、儒释道三修的宗师级人物,且入则为...
    旅行不在场阅读 566评论 0 1
  •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气量宽大的人,就算是住在荒芜偏僻的村落,也不...
    陶叶夭夭阅读 4,666评论 34 86
  • 《小窗幽记》十二卷 集醒卷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
    诗词撷华阅读 3,475评论 0 2
  • 集醒篇 作者:陈继儒 / 陆绍珩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
    舞英社阅读 367评论 0 0
  • 陈继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忧是也喜亦哉阅读 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