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汀,漳以后,碰到了一个很大的事,这关系着他的生命,但也关系着他心中的志,那么,王阳明是如何在这件事中做出选择的呢?他在这次事件中又体现出了什么呢?
王阳明48岁时,在江西。本来他此时正被朝廷派往福建平叛,可是在15日丙子,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反叛,想派军队北上攻打两京。事发突然,王阳明决定带着军队转头去吉安打宁王,但此时他的位置已经被宁王知道,宁王正派人追杀。幸得风向北吹,他躲进渔舟中,才逃过一劫。
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考虑王阳明不同的选择。本来他要去福建平叛,但他去了吉安。这就意味着抗旨,如果此时朱宸濠放弃反叛,他无路可走,只有死罪。但他明明可以选择继续去福建平叛,而不理会这件事。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朱宸濠的造反对大明江山来说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可是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而王阳明拥有圣贤志,他希望在达人的维度上可以平天下,他想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他这样做是按着心中的方向,义之当为,而并不在乎自己的安危。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这件事还有其他选择。但对于心中有志的王阳明来说,这件事只有他现在做的这种选择。
可是因为朱宸濠反叛突然,所以南京和北京并没有做准备,由此王阳明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取时间,让两京做足准备,奋力迎战。王阳明先散播谣言,有48万兵马来平叛,果然使朱宸濠畏惧。而先生抓紧时间上疏朝廷,又联合身边各知府的军队。随后又使一诈,给朱宸濠他的部下谋反的假象,使他产生怀疑,又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而由先生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两个特点。第一是在战略上,兵法及其精妙,战术出奇不意,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第二点就是在道的方面,他想要救国,所以决定去做,是义之当为。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理想的做事的状态,既有意义的加持,也有理性的强大。
而先生在吉安作战的时候,有一个当地的土匪头子叶芳决定帮助他平叛,但是守益担心叶芳谋反,劝他要多加注意。而先生说了他可能不谋反的现象,守益依然认为先生不能只看表面的现象,而先生告诉他说:"天下尽反,我辈固当如此做 ",而守益一下就明白了先生的衡量。从正常来讲,确实不能只看表面的现象。但是为什么先生在此时就如此相信呢?守益应该是为了杨明的安危和战争的成败,也就是结果而担心。但阳明所做的都是为了心中的认为正确的事,他不考虑结果,而是从该做什么考虑。
在这里,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在阳明生命中"困"的阶段,他找不到为了心中的看法一死了之的意义,认为这样依然没有改变,或者实现自己的志向,应该寻找一个更有价值的方法来实现圣贤之志,所以他迷茫了。但是在这里,他依然不能确定自己这样做确实有价值,也就是是否能"平天下",他为何从没感到迷茫?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呢?后来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想法,会在后面一起说。
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安庆被围,而王阳明想解救安庆。在这里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去帮助安庆抵抗叛军,但是这种方法有两种劣势,首先可能不到安庆这里就已经被攻下,处于腹背受敌。而第二就是阳明的军队到那里必定劳累,但朱宸濠的军队却休息充足,可能无法打胜。而还有第二种方法,就是"围魏救赵"。阳明和其他知府的各路兵马会于樟树镇,这里离南昌就比较近了。而在路上,朱宸濠设下了伏兵,被阳明先知道,于是并没有中埋伏。这路败兵逃入南昌城内,叛军士气大乱,我方军队乘乱攻城,破南昌。而王阳明觉得因为南昌是朱宸濠的根据地,所以他们必会回到这里来救南昌。由此也可以看出,王阳明采取的是第二种策略。事实也确实如此,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朱宸濠兵力不少,但他的格局不够大,无法为了南京而放弃南昌。
那么从最终的选择和结果来看,先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首先,他有智谋,会抓住时机,有带兵的才能,不然也无法了战争取得成功。第二,他有勇,敢放手一搏,在战争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赌朱宸濠会回到南昌,赌叶芳不会造反。第三,在勇和智的背后,他有仁,有一个志,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想要成为圣贤的理想。
其实在这里,我也对上面提出的问题有了思考。在王阳明前面的情况下,他可以有其他的选择,选择其他的或许可以更好的现他的价值,更好的按着他的标,比仅仅是有坚定的做更好。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放手一搏,如果为了结果而退缩或不相信,只能不断的动摇,最后什么都没做。所以相信是他当时能按照目标做的唯一方法,他也决定去做。
而对我自己而言,王阳明所带给我的就是触动。是他在关键时刻的那种"勇",巧妙的"智",可见是对志向坚定到了何种程度,可以丝毫没有犹豫的去做,就像在冲浪时可以在最后一刻巧妙的跳到最高的浪上。这真的让我惊奇,或许也更加加深了我对得到价值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