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假期,到一个亲戚家一趟。他们家刚添了一位小千金,还不到半岁,带上小孩,一起到他们家去玩了一个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看到孩子露出困倦的神色,我就想着要告辞。这家人平时不在家里煮饭,我也不敢劳驾,在我们到访的时候,他们会在家里生火煮饭做菜。便以孩子要休息为借口,准备一家人到外面的饭店去解决。
没想到,我亲戚等的就是这一刻,爽快地招呼着大家,要一起到饭店去吃一顿。我总算明白,原来,这就是他们家的待客之道。更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平时早餐午餐叫外卖,晚餐到外婆家吃,一年到头,从来没有在家里煮过一顿饭。因此,他们家的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亮堂亮堂的,比起我家那个锅碗瓢盆摆满的厨房,干净整洁得让人望而却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两家很少往来的原因。
一个家,少了烟火的味道,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让来做客的人,坐立不安。因为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到来,给这家人添麻烦,把这家人的生活秩序打乱,更怕,这家人会为了他们的到来,而勉强下厨,心不甘情不愿的做着本来就不喜欢做的事。为了迁就客人,而改变自己,会令到来的人心中愧疚。当然,这也他们是高看了自己,事实上并没有人为了他们的到来会改变,一开始,就打算到外面吃一顿,只不过是将外卖的方式改变了一下而已。
那时,我的心中有些悲凉。他们的家,就在我们眼前,可是怎么也感觉不到亲切。不由地在心中想起一句话:外卖毁三代。又想到有同事提起自己不会做饭的老婆时那种无奈的表情,有同事提起自己孩子的妈不会做一顿饭给孩子吃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更想到有人天天在外面吃完饭才回家,吃外卖吃到吐的苦恼。为什么?现在有些人会过成这样?那我们嘴里常说的家的味道,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味道呢?没有了烟火的家,那种滋味会是什么样的呢?
如今有些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如果说工作忙,时间紧,没有功夫在厨房里弄上一顿,情有可原。可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去买菜做饭,而是因为有了生活的便利可以利用,内心深处的惰性被完全释放出来,以前有可能是一天煮一顿,现在可能就是一顿也不想煮。天天不是在外面吃,就是在家里用手机下单叫外卖。这样多方便啊,菜不用买,饭不用煮,碗不用洗,家里还不用管水电煤气,一吃完,一抹嘴,一甩手,什么都不用担心,一走了之。家,已经成为更多人的休息之地,回来就往床上一躺,什么都不用管,柴米油盐,都与他们无关。
想想我们以前,出门在外,想着的就是妈妈做的菜,妈妈熬的汤。谁的妈妈没有一两个拿手好菜,谁不想着家里妈妈的味道。如今,当年的我们当上了妈妈,什么菜都没有学会做,只会在手机上下单点外卖,满满的一桌菜,吃起来却一点滋味都没有,哪里还能找得到妈妈的味道呢?
我们并不需要将自己练成美食家,可以简单地学会做一两种菜,煮一两种汤,闲时可以适当地减少在外面吃或者叫外卖的机率,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做做饭,然后一家人坐下来,品尝一下真正的家的味道,那岂不是一件快意之事?为什么,曾经在回忆里的那饭,那菜,那汤,通通都远离我们而去?为什么要让人的惰性战胜了理性,让家里失去了烟火的味道,成为一个冷冰冰的房子呢?
我宁愿我的孩子对别人说,我妈妈会做好多好吃的东西,也不宁愿我的孩子对别人说,我妈妈什么都不会做,只会拿手机点外卖。我想让我的家人吃到我亲手做的菜,减少在外面吃饭的机会,除了必要的应酬之外,能在家里吃上一顿粗茶淡饭,就算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们的付出。没有时间做上几菜一汤,那可以煮个小粥,煮个面,弄一个简单的汤,只要想去做,那我们就能做出自己想要的味道。我不想让家人迷失在外面饭馆的味道中,忘了家中的味道。家中的酸甜苦辣,柴米油盐,水电煤气,哪怕就是一杯白开水,那也是这个家里独有的,没有别的可以取而代之。
人间最美的,不是在外面大鱼大肉,不是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人间有百味,最美的是家中的味道。家,因为有了烟火,才有味道,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家,而不是一处住所。在父母老去的时候,我们是这个家的传承者,应该支撑起,承担起,更应该对得起这个家,让这个家的味道,一代传一代,烟火不灭,味道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