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问题”孩子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不是沉迷网游就是早恋,不是离家出走就是动辄以死相逼,有人说是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了,有人说是家长太溺爱孩子了,不管什么原因,孩子的教育问题无疑成为了家长们的“心头大石”。
为了放下这块“大石”,很多父母选择向教育类书籍求救,只是受时下“讲求时效”的风气影响,家长们总奢望从书中信手拈来一些教育方法来“对付”孩子,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有的因为孩子习惯不好,而找了本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书,翻了没几页就没再翻了,原因是“情况根本不一样,里面的方法根本就不适合我的孩子”;有的也确实觉得书中观点很正确、方法很实用,只是因为孩子还小,用不上,所以中断了阅读;有的甚至认为说得简单,实践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为此认为书并没有什么指导作用。我曾经就见到过一个暴躁的母亲对向她说教的人说:“说,谁不会,你要是那么能,你来!”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更不会有同样性情的父母,所以正如尹建莉所说,“永远不会有一本书能穷尽每个人遇到的每一种教育情景”,因此,永远也不要妄想从教育类书籍里直接拿来一条教育方法“对付”你的孩子。
那么教育类书籍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呢?我认为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及深入自己灵魂深处的思考,是对自我的一种完善,是先作用于父母再作用于孩子,而不是经由父母生搬硬套到孩子身上。伊建莉认为,读书如果不加入自己的思考与改变,只是生搬硬套,那么一切知识和智慧都是无效的。确实如此,教育类书籍乃至所有的有益书籍,都只对那些善于思考、喜欢跟自己对话的人产生作用,如果像查工具书找方法一样去看教育类书籍,那么败兴而归是必然的。
就拿伊建莉一系列的书来说,阅读她的书,首先你得认同她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每一个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纯真的天使,现在他/她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家长后天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让孩子跟着自己一起成长。孩子真的是天使,他们的降生是为了让父母在参与另一个生命的成长时不断完善自己的。
她还认为,在安全和不违背道德的底线下,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被允许的,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孩子自然会成为优秀的人,所以她认为对孩子最好的管是“不管”。如果你认同这样的教育理念,那么你就可以从书中事例里慢慢学习如何实践这些理念,那样的话,你的孩子跟她的孩子是不是一样大、有没有那么懂事,还是问题吗?这就好像你去别人的地里学习怎么用割禾机一样,你的稻谷长得有没有别人的好、你的田是水田还是旱田跟你学习怎么用割禾机收割有关系吗?没有,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你必须认识到,看教育类书籍是学习书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学习现成的教育方法。如果你认同书里的理念,你会看得津津有味,会像追小说一样追着把它看完。当然,也许,你不认同她的观点,但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善于反思,你会好奇这种教育理念是如何产生的,然后你也会以探究的心理看下去,看她如何自圆其说。但是,千万别妄想从书中生搬硬套一套教育方法实践到孩子的身上,最后也许只会适得其反,到头来还得到“书有个屁用”的认识。
伊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一书中指出,“我希望大家读我的书时,不但要看到如何做,更要看到为什么这样做,看到背后的原则和理念,看到这些方法背后真正的动机,出于什么动机去做一件事,往往决定着最终的结果”,也许正因为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背后的理念,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事例对我来说就像小说一样,所以我可以像沉迷小说一样沉迷于她的一系列书籍。但是,无可否认,不管阅读什么书籍,我们必须看到背后的理念与原则,只有这样一本好书才能为我们所用,才能指导我们的生活。
最后,我想说,教育类书籍并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教育孩子,更是教你如何跟孩子相处,教你如何走进自己的内心,遇见那个最真实、善良的自己,那是一段很美的心理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