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纯粹与憎恨的矛盾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阅读时间:8.3-8.4(约6h)

阅读指数:


继《解忧杂货店》《虚无的十字架》《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后拜读的东野圭吾的又一部作品,相比之下,更觉《白》更出色一些。《放学后》于1985年以绝对优势摘得日本推理小说界最重要的新人奖——江户川乱步奖。正是《放学后》的成功,使他决心走上专职写作的道路,在长期的寂寞与坚守后,走到今天的辉煌。


在本书中,他关注人性、擅长转折的特征已展露无疑,结构精巧细密,谜题设计出色,既有青春的欢笑与忧愁,也有人性的幽默与黑暗,从多角度直击日本社会问题,更给人已警示: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


“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者从她们手里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


作品以“我”为中心……

在这所清华女中,有人喜欢“我”,有人恨“我”。

周六早晨,车站月台上,“我”被撞,险些跌落铁轨;

周一放学后,“我”游完泳进入淋浴间冲洗,差点触电身亡;

周二放学后,一盆天竺葵从教学楼坠落,砸向“我”头顶,我与之交错;

周四放学后,社团活动结束后后,作为射箭社的指导老师的“我”与学生惠子在男更衣室中,发现村桥老师被毒死在更衣室,他是否是替“我”而死?

学校运动会上,原本扮演乞丐的竹井老师提出要与“我”更换角色扮演小丑,却不料被小丑的道具酒瓶中的毒水毒死,他是否也是替“我”而死?

正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所有人都以为凶手的目标不是我的时候,“我”一个人轻松的来到公园……被妻子杀害……


这个结局,相信是很多读者始料未及的,但仔细想来却也是情理之中。“我”要求妻子打掉孩子,带给她很多的痛苦,却不曾顾及。如果妻子想继续寻找除“我”之外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责怪呢。


作品结尾:

我被杀害后,

倒在柏油路,专心等待着有人路过。

我还能等。

看来,这次放学后的休息时间会很长了。

我心里这么想着。


结尾处,“我”好像在祈祷又好像很无奈,然而这所有的无奈已无法改变惨不忍睹的现实。妻子犯了种种罪过,不过是因为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人最珍贵的东西被毁灭时,内心的痛苦将无限放大,无限膨胀,直至爆发到最高点,我们或责怪,或原谅,但其中的切肤之痛谁又能理解呢?


而这一切如果非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的话,又有谁给予公平的答案呢?


细细想来,东野圭吾之所以被大家崇拜,是因为他的作品里有一种对人性的强大洞察力和批判力,能反映出一系列尖锐又深刻的社会问题,剖析着人类的灵魂,充斥着敏感的民族气息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叫做信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了经过这几天的挣扎,确定了电脑的显卡被我玩废了,估计是前几天发热的时候弄坏的!现在可以专注于学习了! 早起,练字...
    Cheer_up阅读 79评论 0 0
  • 一、对大学的期望 我是一名复习生,高三学习生活结束后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最终与二本线相差11分的41...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l阅读 428评论 1 2
  • 今天是我们信阳焦点团队的第三次读书会。因为我们的焦点男神甘德礼老师主持的,甘老师的主持沉稳大方、真诚赋能,让各位小...
    息县心协沐风f阅读 438评论 0 5
  • 早春 作者:池月 迎春点点黄,又见柳丝长。扑面东风软,山苏待绿妆。 庚午浅评: 首先格律正确,赞一个。小诗尤其...
    随意诗社阅读 455评论 0 7
  • 这本书,是作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和七年就是一辈子的集合升级版! 这是一本有关成长的书! 而成长这个东西只有突破...
    墨行川阅读 883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