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纳德·理查森
他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专注于婚姻问题与家庭心理的咨询,现已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现任“美国婚姻与家庭心理治疗协会”临床心理治疗师和督导,同时还是“美国牧师咨询协会”的执业医师。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包括他的父母与兄弟姐妹。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原生家庭是一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存在:我们与原生家庭血脉相连,从出生那天开始,我们就和它建立了最亲密的联系。
在成长过程之中我们发现,这份亲密的血缘关系带给我们的除了温情,还有不少的伤痕与遗憾。严重的,甚至让我们产生了一生也难以消除的阴影。
本文简单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分别是原生家庭的运作机制,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超越原生家庭。
一、原生家庭的运作机制
1、原生家庭原作机制的定义
原生家庭的运作机制,指的是家庭的内部规则。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一套规则,身处其中的家庭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受到了这些规则的影响。
婚姻是两个家庭规则的结合,这些规则可能是难以言说的“潜规则”。
这一类规则家庭成员心知肚明,但却不会明白说出来,即便说出来了,也不会有人承认。例如,“长辈永远都是对的”,“我们不能反驳父母的任何意见”等。
还有一类是“显规则”,即那些可以正大光明讲出来,非常明显的规则。例如,“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不要打断别人说话”等。
一旦孩子们打破了这些规则,他们就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焦虑,这让孩子们非常不安,于是大部分孩子会小心翼翼地遵守着这些规则。
即使这些规则是不合理的,但他们也没有发现,或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改变。
例如,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要求女儿必须无条件为儿子做出牺牲,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赚了钱要补贴兄弟,甚至出嫁了也要无条件帮助他们。
有时候,这些家庭中的女孩甚至也会被潜移默化地认为,无条件地帮扶兄弟是应该的。
哥哥弟弟们,作为既得利益者,不管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他们选择了顺从父母的规则取悦父母。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
乔与萨拉,他们两个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经常因为金钱问题而大吵大闹。
萨拉总是抱怨丈夫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也存不下钱。丈夫乔总是觉得妻子不懂得享受生活。
每当两人为此事而吵架的时候,萨拉总是非常情绪化地大吵大闹,而乔总是先让妻子冷静下来,对问题避而不谈。
其实,萨拉的父母因为经历过“经济危机”,所以他们特别注重存钱的重要性,因此在萨拉的原生家庭之中,存钱是一条家庭规则。萨拉从小就深受这种规则的影响,所以她才会觉得家庭中存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萨拉的家庭中出现矛盾时,家人们总是会一起讨论。因此在萨拉看来,出现问题一起解决就是一条必须遵守的家庭规则。
乔的父母同样非常节俭,每次乔乱花钱,都会遭到父母的批评。因此当妻子批评乔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的时候,他总是会想起与父母的那些不快,让乔觉得有压力。
在乔的家庭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中的一条规则就是,家人必须先冷静下来,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最后再解决问题。
夫妻两人都认为为对方做了最好的选择,而对方却并不领情。
2、这些内部机制会对家庭产生的影响
第一,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使我们的关系,要不过于疏远,要不过于靠近。
例如,假如你的丈夫是个上班一族,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回家后也是直接倒头大睡,似乎和你没有过多的亲密互动。这时,你也许会想,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晚回来,会不会是有了外遇?于是,你开始不停给他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等他回家后,就开始抱怨他陪伴自己的时间太少,这时候,你已经成为了一个“追逐者”的角色,因为你的丈夫和你不够亲密,你认为他对你的爱不够深,所以对他穷追不舍。
而你的丈夫此时可能会想些什么呢?他每天早早上班,晚上还可能要应酬,工作的压力已经让他十分疲惫,你对他的掌控,更是让他无所适从,因为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时,他也许会选择回避“追逐者”的你,成为一个与你对立的“疏远者”。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突然间不再像以前一样关注他、围着他转,他就会反过来质疑你,思考你是不是因为爱上了其他人,而不再对他穷追不舍。这时候,你的丈夫就会从一个“疏远者”反转成“追逐者”,质问你为什么不再对他那么亲密了。
因而,你们的关系就越发的不健康。总是一方不断要求更亲密,另一方一直尽量疏远,从而爆发争吵。
不管是“追逐者”,还是“疏远者”,我们每个人选择用哪种方式来维系亲密关系,是深受原生家庭影响。
同时,当家庭内部无法满足时,会寻求外在关爱。
在每个人大约六到九岁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父母并不能将他们所有的爱给我们,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我们开始向外界寻求关爱,弥补内心的空虚。
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的东西,我们渴望在伴侣身上找到,尤其是那些在童年时代缺乏关爱的人,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幻想,在脑海里勾画出一个完美伴侣,给他带来充满爱的生活。
他们或者通过舍弃自我,无底线迎合对方,或者指责、逼迫对方,用攻击对方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感情,如果经过种种努力之后,他们发现现实与幻想不符,他们就会感到无比愤怒、痛苦。
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的不安,是因为童年时期缺乏关爱与安全感引起的,他们想要自己的伴侣去弥补童年的缺憾,但伴侣的疏远却打开了他童年痛苦的阀门。
第二,影响我们处理家庭分歧的方式,使我们陷入顺从、反叛、攻击、断绝关系四个角色中,难以解决问题。
一是“顺从者”。
他们一般会不惜一切维持家庭的和平,哪怕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一类人性情柔弱,但通常会过于干涉子女,而造成子女无法独立的现象。
例如,你的母亲可能温柔贤淑,给你煮饭,为你洗衣服,但你也可能会因此永远也学不会怎么做这些事情。
二是“反叛者”。
他们通常会拒绝家庭成员的建议,以使自己显得特立独行,他们一味与别人反其道而行之,忙着与家庭中的权威作对,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就像一个叛逆期的“大孩子”。
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却不知道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模样。
三是“攻击者”。
他们往往将对方看作麻烦的来源,因此会不惜一切改变对方。
如果伴侣两人都是攻击者,就会为争夺家庭权利而战。
这一类人往往缺乏自信,为了加强自尊,肯定自己,他们往往会逼迫他人与自己持有相同的看法。
例如,结婚二十年的夫妻--贝蒂与亚森。
婚后,他们一直处于争吵之中,经常互相指责对方。
由于两人都属于“攻击者”的类型,他们认为对方与婚前变化太大,根本不想解决问题,只想发泄情绪。
然而,当开始进行婚姻关系咨询、正视这一段婚姻之时,他们发现自己对于分歧的处理方式,源于早先各自的家庭教育。
贝蒂在家中是长女,她承担了家中大部分工作,父母对她寄予了十分高的期望,为了激励她不断进步,父母从不夸奖她,这让她形成了极度的完美主义情结,她无法接受任何自己的瑕疵,因此当她一旦面对指责与批评的时候,她都会十分敏感,并奋起反抗,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与他人争夺话语权,从而引发争吵。
四是“断绝关系的人”。
一般在家中无法保持自我,他们试图将自己独立起来,但这种独立是一种假象,实际上,他们无法正确、并有效地处理与原生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
由此可见,默默的家庭生活,形成了无数的规则,这些规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对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有时候会伤害的到我们自己。
二、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
1、功能过度者与功能不足者的关系模式
第一,功能过度者,即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
例如,母亲或者父亲为孩子包办一切,他们负责家中所有的家务活,从不让孩子插手,从孩子应该穿什么衣服,孩子应该学什么专业,到孩子应该与什么样的人谈恋爱、结婚,父母一一干涉。
如果那些功能过度,即那些包办一切的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不再需要他们时,则会非常痛苦,仿佛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他们会加紧控制自己的孩子,以确立自己的地位。
第二,功能不足者,即无法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的孩子。
例如,孩子即便成年之后,也不具备自立的能力,他们不但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的生活,而且丝毫没有主见,在碰到人生大事的时候,他们往往要依靠别人替他们做出决定。
那些功能不足的孩子,如果不及时超越家庭,他们在长大之后就无法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会以“都是你们不让我做”为理由,给自己开脱。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之中,功能过度者与功能不足者,应该时刻转换。
例如,在厨艺方面,父母教我们怎么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在知识方面,我们用自身的学识,哪些菜并没有传统认知所说的那么有营养价值,哪种菜不适合老年人吃。
他们轮流在擅长的领域给出自己的建议,并帮助对方完成某项工作,他们相互独立,只要愿意,他们马上可以从现在的角色解脱出来。
如果你的父母不但强制要求你按照他们的方法去做菜,还不听你解释什么食材一起煮对身体不好,一意孤行,那这个时候,你的父母既是功能过度者,又是功能不足者。
这是两种类型的角色,却是同一个人扮演的,就会使家庭关系陷入了负面的交流之中。
不管是长期作为功能过度者,还是功能不足者,都不是健康的家庭关系。
2、双方结盟对抗第三方的三角关系模式
在一个家庭中,最普遍的三角关系就是父亲、母亲与孩子,但是很少有人能在这三者之间,保持同样的距离。也就是说,势必会与一方比较亲密,而与另一方疏远一些。
亲密的双方往往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剩下的第三个人。
例如,当父母吵架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将孩子牵涉其中,让孩子选择阵营,从而与孩子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另一方。
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常交流。
一个人如果不能脱离家庭之中的三角关系,就无法完成自我独立。
例如,电视剧《都挺好》。
当苏大强与妻子赵美兰生下大儿子苏明哲的时候,赵美兰势必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花到大儿子身上,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被边缘化的苏大强成了被排斥的那一方。
当二儿子苏明成出生后,他为了与大哥争夺父母的宠爱,学会了奉承父母亲,于是便形成了两子争宠的局面,这样两个儿子与父母亲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三角形。
当小女儿苏明玉出生之后,她并没有受到母亲的重视,于是一直被排斥在外的父亲苏大强会与女儿结成统一战线,试图反抗强势的妻子。
在一个大家庭中,会出现许多的三角关系,如果我们想摆脱原生家庭,就必须从这些三角关系中解脱出来,不参与任何一方的斗争,以个体身份与其他人打交道。
3、两种关系模式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孩子的出生顺序影响了他们的关系模式。
第一,长子或长女。
家庭中的长子与长女往往在家庭中,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因此他们大部分人都非常会照顾人,而且有责任心,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们往往与父母十分相似,当父母的权威遭到弟弟妹妹们的挑战时,他们会站出来维护父母与家庭的传统,但这种责任感往往会使他们成为“完美主义者”,也更加顽固,成为一个家庭的“功能过度者”。
如果一个家庭是长子与长女的结合,最初他们会发现彼此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然而时间一长,他们就会爆发激烈的争吵,来争夺管理家庭的权利。
第二,最后出生的幼子与幼女。
他们在家里地位特殊,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与宠爱。
但父母却不会对他们有太大的期望,他们的压力也较小,因此他们往往缺乏自立能力,很难做出恰当的决断,通常会成为家庭中的“功能不足者”。
他们更适合创造性的艺术工作,对生活采取冒险进取的态度,喜欢尝试新事物。
如果一个家庭由幼子与幼女结合,那么他们很可能都对照顾家庭不感兴趣,而且无法耐心地抚育孩子。
第三,中间出生的子女。
他们往往无法养成独特的个性,个体身份感也不是很强,难以进行恰当的描述,比较容易养成不自信甚至卑微的性格。
中间出生的子女的性格,还会受到家庭中“三角关系”的影响,他们会与出生相近的兄弟姐妹结成一个小团体,从而互相影响。
例如,《请回答1988》里的女主角德善。
作为二女儿,她学习不如姐姐成宝拉,又不如弟弟成余晖受宠。每次母亲分鸡蛋,都轮不上她。
她一方面很大大咧咧,很懂事说自己不爱吃鸡蛋,爱吃豆子。日常生活中,很逗长辈和家人朋友的开心。
另一方面,她又很卑微,不敢相信有人会给她过度关注的爱,总是会错情,也表错意。
例如,《四世同堂》,主要讲述了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以祈老太爷为首的祈家四代,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北平。
北平沦陷之后,正值壮年的三个孙子面对国难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首先是长子。
长子祁瑞宣维护着整个家族的荣誉与稳定,他渴望出去参加斗争。
但照顾家族的重担压在他身上,他无法抛弃他的爷爷,父母和儿女。
这种无力感让他深陷痛苦之中,即便后来他的父亲被日本人逼死,女儿因为日本人抢走粮食而饿死,他仍然无法下定决心走出家庭。
因为他是典型的维护家庭秩序的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功能过度者”。
其次是最小的儿子。
祁瑞全在战争打响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离家出走,参加了抗日斗争,并劝告大哥也加入他们的阵营,属于喜欢反叛、尝试新事物的人。
最后是二儿子。
瑞丰既没有大哥的责任,也没有弟弟的冲劲,他到处与汉奸结交,妄想做一个大官,在家中出人头地,引起家人的注重与关注,即“功能不足者”。
总之,孩子从小在家庭中的不同待遇、不同要求、不同期待,形成了他们的关系模式,这种家庭成长环境,默默地塑造着他们的性格,以及他们的人生。
三、超越原生家庭
1、充分认识你的原生家庭,绘制家族图谱
第一,试着绘制一张家族图谱。
这张图谱应该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与年龄,他们每个人的出生日期,如果已经去世,那么加上逝世的日期,还有他们结婚或离婚的日期,至少涵盖三代人。
绘制好之后,复印几份寄给你的家庭成员,让他们确认一下是否有任何错误之处,如果有补充的地方,那么可以让他们帮忙补上。
注意,不要忽略那些被家人长期“忽略”或者“驱逐”的家庭成员。那些因为与父母长期不合而离家出走,或者彻底与父母断绝关系的孩子,他们往往是了解家族的突破口。
第二,联系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和他们聊一聊。
不要觉得你们生活在一起就会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
实际上,每个人出生的时间不同,必然处于家庭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他未必与你的观点相同。
无论他们用什么语言来描述你的家庭,以及其中的成员,都是带着他个人的理解,也许并非事实真相。
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家庭中的“潜规则”,有许多话我们避免讨论,难以开口。
所以公开联系家庭成员并当面讨论家庭关系,一开始未免让人觉得尴尬,但实际上家庭成员非常愿意且乐于与你聊聊家中的事情。
第三,创建一部包括三代人的“家庭编年史”。
看看当时的大环境对于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影响。
例如,你的家人是否经历过“经济危机”。其他的政治、经济大事,它对你们家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只有你对整个大家族,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有所了解,你才能知道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2、了解自己家庭的内部运作机制
第一,发掘家庭中的主要三角关系,用笔在你所绘制的家谱之上,标注出三角关系。
例如,你可以研究你母亲的原生家庭,她与你的外祖母、外祖父哪个比较亲密,在这个三角形中,你的母亲是处于被排斥的那一方,还是被拉拢同盟的一方。
如果你的母亲没有从家庭三角关系中走出来,那么她就没有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这一定会对你有所影响。
例如,你也可以研究你兄弟姐妹的出生顺序、他们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功能过度者还是功能不足者,他们是如何处理家庭中的分歧的。
第二,亲自拜访你的家庭成员,确认你前面的研究是否正确。
无论你的家庭成员给你讲述了什么故事,对家庭持有什么样的观点,都不要指责他,与他发生争吵。
因为他们对家庭的认识与你不同,你要做的是作为第三者客观观察你的家庭,不要带着主观意愿与他们争辩。
经过这一切之后,你就会以一种全新的、更开阔的视野来重新认识你的家庭,以及你在这个家庭中的角色。
3、实现从原生家庭的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就是从家庭的这些三角关系中脱离出来。
你的责任是改变自己,即改变你对原生家庭的态度和对家庭中发生事件的反应。
这并不包括改变你的父母和其他的家庭成员。你无法改变他人,你只需要保持自我,达到从原生家庭中分化出来的目的。
一个真正超越原生家庭的人,是一个在与家庭成员保持亲密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做自己的人,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用过度考虑别人的想法。
那些与原生家庭“一刀切”断绝联系的行为,并不是超越原生家庭的正确典范。
这里讲到两个方法。
第一,抛弃“关系导向性”,专注于“目标导向性”。
关系导向性,即有这个特征的人,他们总喜欢在情感上依赖他人,把精力花在人际关系之上,以此获得他人认可,却忽略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导向性,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真我”显示出来的时候,人际关系往往会更加愉快。
所以,要保持自我,不要为了实现良好的关系,而错过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
第二,区分想法与感受。
想法就是:“我觉得他会拒绝我。”“我觉得他会骂我。”“我觉得他会讨厌我。”
这些是典型的想法,是对别人行为的解读。
感受就是:“当你不同意我的意见时,我感到自己被抛弃了”。
无法区分这两点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和错误判断当成事实。
这里建议大家,不要使用“我觉得”句型,它会使你陷入错误的判断,从而拒绝做出任何实际行动来改善状况。要使用“我认为”,清楚明白地向他人表达你的看法。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你在家庭中角色的变化,其他家庭成员一定会感到不适应,从而对你进行攻击或者批评,甚至威胁你。
但不要放弃,你的态度应该是: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做出的改变,但这是我需要做出的改变,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觉得这样做会让我变得更好。
对于别人的攻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与他人争吵,如果你一直保持这种立场,那么他们最终会适应你的改变。为了维系家庭运作,他们会重新调整家庭中的运作机制。
总之,只有先了解、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运作机制以及关系模式,才能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进而通过为自我重新定位,完成对原生家庭的超越,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
所以,关键的是,你想要成为什么人?
以下是笔者整理《超越原生家庭》的思维导图。
查看高清思维导图,可以进入公众号“CoachMind”聊天页面,回复“213”,领取《超越原生家庭》高清思维导图。